概述
长连接貌似是一个很高深莫测的知识,但是只要你做直播、IM、游戏、弹幕里面的任何一种,或者是你的app想要实时的接收某些消息,你就会要接触到长连接技术。本文主要教你如何在客户端如何使用Socket实现长连接。
Socket背景知识
要做长连接的话,是不能用http协议来做的,因为http协议已经是应用层协议了,并且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而我们要做长连接,肯定是需要在应用层封装自己的业务,所以就需要基于TCP协议来做,而基于TCP协议的话,就要用到Socket了。
- Socket是java针对tcp层通信封装的一套网络方案
- TCP协议我们知道,是基于ip(或者域名)和端口对指定机器进行的点对点访问,他的连接成功有两个条件,就是对方ip可以到达和端口是开放的
- Socket能帮完成TCP三次握手,而应用层的头部信息需要自己去解析,也就是说,自己要制定好协议,并且要去解析byte
http也有长连接。在http1.0的时候,使用的是短连接,也就是说,每次请求一次数据,都要重新建立连接。但是从http1.1之后,我们看到头部会有一个
Connection:keep-alive
这个表示tcp连接建立之后不会马上销毁,而是保存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需要请求改网站的其他数据,都是使用这个连接来完成传输的。
Socket使用方式
Socket看上去不是很好用,因为他是基于java.io来实现的,你要直接跟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打交道,也就是直接跟byte[]打交道,所以用起来并不是这么友好。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往一台服务器发01 00 00 00 00这一串字节,服务器也返回相同的字节流,上代码:
@Test public void testSocket()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debug("start");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socket.connect(address); byte[] output = new byte[]{(byte) 1, (byte) 0, (byte) 0, (byte) 0, (byte) 0}; socket.getOutputStream().write(output); byte[] input = new byte[64]; int readByte = socket.getInputStream().read(input); logger.debug("readByte " + readByte); for (int i = 0; i < readByte; i++) { logger.debug("read [" + i + "]:" + input[i]); } socket.close(); }
输出:
11:40:40.326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start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Byte 5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 1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 0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 0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 011:40:40.345 [main] DEBUG com.roy.test.SocketTest - read 0
看出来写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主要就是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和byte[]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
SocketChannel blocking
Socket为了优化自己的封装和并发性能,推出了nio包下面的SocketChannel,这个相比于Socket的好处就是并发性能的提高和封装的优化了。
SocketChannel有两种方式——阻塞和非阻塞的,阻塞的用法和Socket差不多,都是在read和write的时候会阻塞线程,下面用一段代码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Test public void testSocketChannelBlock() throws Exception { final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address); ByteBuffer output = ByteBuffer.allocate(5); output.put((byte) 1); output.putInt(0); output.flip(); channel.write(output); logger.debug("write complete, start read"); ByteBuffer input = ByteBuffer.allocate(5); int readByte = channel.read(input); logger.debug("readByte " + readByte); input.flip(); if (readByte == -1) { logger.debug("readByte == -1, return!");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readByte; i++) { logger.debug("read [" + i + "]:" + input.get()); } }
log 输出:
23:24:34.684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write complete, start read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Byte 5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 [0]:1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 [1]:0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 [2]:0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 [3]:023:24:34.901 [main] DEBUG com.dz.test.SocketTest - read [4]:0
从上面的。封装优化主要体现在ByteBuffer,IntBuffer这一系列类的封装——因为是网络相关的,所以这里用到的主要是ByteBuffer。
ByteBuffer和byte[]最大的区别,就是ByteBuffer可以很方便的读取int, long等数据类型,他提供了getInt(), getInt(int offset)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识别头部数据部分,因为头部数据一般都是由多种数据类型组成,比方说表示数据格式的contentType:String,表示长度的length:int等等,这些就是getInt()这样的方法主要的应用场景,而byte[]如果要取int,String相对来说就要复杂一些了,这是java.nio相比于java.io优势的一点。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比较坑的点,就是ByteBuffer.flip()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重置索引,在write()之前和read()之后调用,否则会因为索引不对,导致你的数据写不进去,读不出来。
ByteBuff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类,因为本文主要是讲Socket和SocketChannel,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描述。具体ByteBuffer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Java NIO系列教程(三) Buffer
而nio相比于io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并发性能,因为nio里面的n代表的就是non-blocking的意思,上面那个读取数据的代码也相对老旧,一般我们如果要用SocketChannel,都是用non-blocking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如果要用non-blocking模式,首先要介绍的就是Selector。
Selector
我们知道,传统io是阻塞的,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只能处理一个io流,也就是一个Socket。有了Selector之后,一个线程就能处理多个SocketChannel。
Selector的原理是,他能接受多个SocketChannel,然后不断的遍历每一个Channel的状态,如果有Channel已经ready了,他就能通过他自身提供的方法,通知到线程,让线程去处理对应的业务。流程图如下:
Selector工作流程
更加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Java NIO系列教程(六) Selector
Netty对nio这一套有比较好的封装,里面就涉及到了Selector,具体可以参考Netty入门教程
Selector有三个重要方法,在这里对几个重要的点做一下补充说明:
- selector.register(SocketChannel channel, int ops),该方法的第二个参数,代表这个SocketChannel向Selector注册哪些操作,如果这些操作一旦在这个channel上发生,Selector.select()的返回值会>0。
- register方法是阻塞的,他和isBlocking(), configureBlocking()共享同一个锁regLock。而这个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有四种取值:
- SelectionKey.OP_CONNECT
- SelectionKey.OP_ACCEPT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WRITE
- 如果你对不止一种事件感兴趣,那么可以用“位或”操作符将常量连接起来,如下:
int interestSet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WRITE;
- selector.selectNow()是Selector的重要方法之一,类似的方法还有select()和select(int timeout),三个方法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看现在有没有selectedKey是ready状态,返回的已经ready的selectedKey数目。
- 不同的是,select()和select(int timeout)方法是阻塞的,而selectNow()是非阻塞的,不管有没有ready的selectedKey,他都会立即返回,所以如果你的线程不仅仅只做读操作、且写操作的实时性不要求这么实时的话,可以将读写都放在一个线程里面进行,读的话就用selectNow()。
- selector.selectedKeys(),返回已经ready的selectedKey,通过selectedKey可以拿到对应的SocketChannel,然后进行对应的读或者写操作。
-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执行完成之后,如果不删除key,那么下一次调用selectedKeys(),会发现上一次的key还会在里面,因为Selector是不会帮你自动清理你处理过的key的,所以需要在处理结束之后清理掉已经处理的selectedKey。
SocketChannel non-blocking
介绍完Selector之后,我们就可以介绍SocketChannel的非阻塞模式了,这里我对照代码来讲SocketChannel非阻塞模式的使用方式:
@Test public void testSocketChannelConcurrent() throws Exception { final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address);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 设置channel为非阻塞模式 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 想Selector注册read消息,一旦可以read了,就会通知到SocketChannel 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ByteBuffer output = ByteBuffer.allocate(5); output.put((byte) 1); output.putInt(0); // 写完数据之后记得调用flip(),否则索引不对,数据会写不进去 output.flip(); channel.write(output); logger.debug("write complete, start read"); while (true) { // selectNow()是立即返回结果的 if (selector.selectNow() > 0) { // 拿到所有已经Ready的keys,通过keys可以拿到对应的channel Set selection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logger.debug("start iterator keys, size:{}
最后
以上就是可爱白羊为你收集整理的java socket 长连接_如何使用Socket在客户端实现长连接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java socket 长连接_如何使用Socket在客户端实现长连接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