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数据链路层功能
a.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b.链路管理: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c.帧定界、帧同步和透明传输;
d.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
2.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
链路上的通信均可看做是结点(A)和结点(B)之间的通信,且只涉及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种点对点通信的主要步骤是:
(1)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
(2)结点A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
(3)若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收到的帧无差错,则从收到的帧中提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网络层;否则丢弃。
点对点是一对通讯设备在同一信道上的向对方发送讯息,而广播信道是一套专用设备对许多在同一信道上的设备进行广播;也就是说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关系。
3.封装成帧
将IP数据报作为帧的数据部分并加上首部和尾部可以封装成数据链路层的帧,它的首部和尾部具有帧定界的功能,同时,首部和尾部还包括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4.透明传输
(1)进行透明传输的原因
当数据部分中出现类似于SOH或EOT这种控制字符一样的8比特组合,就会出现帧定界的错误,为避免这种定界错误,需要进行透明传输。
(2)解决透明传输问题的具体方法
为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组帧方法:字符计数法,字节(字符)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
5.差错检测
(1)差错检测技术提出的原因
这里的差错指的是比特差错,即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 成1。
注:数据链路层只能保证无差错接收,而它由于不需要保证向网络层提供“可靠传输”服务,所以还存在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等错误。
(2)循环冗余检验
现举例说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原理:
假设一组数据有k个比特,如M=101011 (k=6),则循环冗余校验要求在M的后面添加n位冗余码 构成k+n位的帧发送出去,其中n位冗余码可按二进制的模2运算求得,相当于在M后添加n位0,并 除以事先商定的长度为n+1的除数P(假设这里P=1101),记得到的商为Q,余数为R,此时R就作为 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FCS)添加到M后面并发送出去。
如图3-5所示为计算M的冗余码过程,由该计算可得Q =110110, FCS=R=110,则发送的数据为2"M + FCS,即 101011110,共 k+n=9 位。
二、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1.局域网的特点和拓扑
(1)局域网的特点:
1.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2.具有较高的数据率、较低的时延和较小的误码率;
3.具有广播功能和组播功能;
4.各个站点的关系是平等的。
(2)局域网的分类
按网络拓扑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形结构、星形和总线形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四种。
最后
以上就是眼睛大书本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1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1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