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灵巧小鸭子,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智慧社区GIS系统开发详细设计,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1. 前言
    1.1. 建设背景
    GIS是继地图之后的第三代地理学语言。最通俗的讲,GIS就是“电子地图 ”,把地图放到计算机里,不但能够查“在哪里”,还能查到“有什么”“发生了什么”“怎么去”等。
    当然,GIS远不止“电子地图”这么简单。GIS与其他信息最大的区别在与它的空间分析功能。GIS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把许多以前在纸质地图上不可能完成的 分析工作系统化了。只需要事先输入一定的数学模型,使用的时候输入初始量,原来需要人工计算数天的工作,在计算机上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就会得到精确的结果。
      在陆家嘴社区应用系统中,需要建设一个为社区应用系统提供地图查询展示功能的GIS子系统,该系统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GIS数据和底层平台软件,在应用服务接口层进行面向SOA的架构设计开发,以面向服务的方式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地图能力服务。
    1.2. 建设目标
     实现基础地理数据、影像图数据、2.5维地图数据的统一集成管理
     建设面向服务SOA架构的地图应用引擎
     实现二维和2.5维地图服务
     开发基于PC应用和手机应用的地图开发API
     实现各种GIS基本浏览、查询、显示定位功能
     为社区应用平台提供各类定制的查询定位接口
     提供对于GPS数据的定位查询功能
     提供与社区服务平台其它模块的集成接口

1.3. 建设原则
实用性
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均应充分考虑调度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用户接口和界面设计将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使用。
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系统结构、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技术先进的应用平台;同时采用业界先进的各项新技术。
扩展性
系统将充分考虑在结构、容量、通信能力、产品升级、处理能力、数据库、软件开发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维护性
系统具有远程维护功能,可方便的在系统网络上实现各客户端的维护和安装;编写详细文档资料和程序说明,便于维护人员和软件人员利用原始材料进行维护和二次开发。
可靠性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来看,往往是数据量大、时效性强。因此,在系统的实施工作将采用以下做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选用双机热备、Cluster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方案,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采用数据备份恢复、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功能;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管理。
标准化
制定各种对象的统一代码和结构,确定各级共享数据库目录、内容和结构;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制定软件的总体框架和结构;
地理信息数据编码采用国际和行业标准,使用行业通用的编码机制和格式
经济性
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工作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考虑安全、可靠、先进,同时,要考虑经济实用,要易于扩展升级、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保护投资。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IS设计采用面向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跨区域、跨网络的复杂大型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系统采用经典的多层软件体系构建,不但在逻辑上划分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实现时实现了真正组件独立:GIS应用程序、GIS组件扩展、GIS引擎服务器、数据服务器,每个组件都可以单独扩展和升级更新。
2.1.1. 数据层
GIS系统的数据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指地理空间对象的,属性数据包括地理空间对象的属性以及其他相关联的业务数据等。本系统依托ARCGIS系列产品的ARC SDE产品的强大功能,可以顺利实现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到Oracle、SQL Server、Access等关系数据库中。基于ARC SDE,可以充分发挥大型关系数据库海量数据管理和并发访问能力,构建大型网络GIS应用系统。
2.1.2. 平台层
GIS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部分,在这里实现GIS数据模型的构建和复杂计算的优化处理,实现数据层和功能组件层的链接,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
GIS平台采用ZTMAP。ZTMap是一个完全用于GIS数据、地图和应用软件发布的可伸缩的方案。ZTMap可进行伸缩以处理从最小的企业内部网到高容量的网站的所有要求。ZTMap为进行网络GIS 数据和服务交流建立了一个通用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制图方法-而是一个用于在互联网上实现分布式GIS 功能的框架。
2.1.3. 功能组件层
系统所有的逻辑功能都是以组件的方式构建的,不同的组件实现了不同的逻辑功能。组件层是顶层应用程序和系统引擎的中间业务逻辑实现环节,也是整个GIS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功能组件是实现GIS服务的实体,引擎组件根据客户端提交的所有请求产生新的地图或者根据客户端的查询条件、GIS分析需求进行查询、分析并获得处理结果,然后根据约定的协议和格式将结果输出。
再数据传输交换部分,本系统引入Web Service技术,采用可扩展的数据交换协议-XML文件,使得异构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数据交换和集成易如反掌,这样的技术会降低大型系统集成用户因为更换统一平台而增加的成本。同时,服务运行商可以基于我们提供的Web Service为Internet提供集成后的网络服务,提供增值服务。
2.1.4. 应用层
本系统的应用层主要是指IE,Netscape,Mozilla等浏览器应用程序。本系统客户端设计采用“瘦客户端”的设计模式,即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进行地图的浏览、查询等操作,降低了对客户端配置的要求,减轻了客户端负担,用户只需普通IE等浏览器即可进行所有操作。
系统以AJAX技术为基础进行GIS客户端程序的开发,以XML作为与地图服务组件的数据传输协议。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等能力
2.2. 系统网络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技术路线
 B/S结构:GIS应用系统采用B/S结构进行设计,用户使用GIS功能无需下载安装任何插件,用普通IE浏览器即可进行所有地图浏览定位、统计分析、数据维护等功能。
 开发平台:采用J2EE架构和技术标准,采用WebLogic作为应用服务平台。GIS平台采用ESRI的ARCGIS系列Web服务器。
 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Oracle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之一。同时Oracle提供了高级安全性解决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GIS中间件:开发GIS业务中间件。以ARCGIS平台为基础,封装GIS平台的基础对象方法,开发出面向应用的易于应用开发的各种应用组件,不同的组件提供不同的MapService服务接口,应用层直接调用相关的接口接口实现相应地图服务。组件化的设计更便于以后功能的扩展。
3. GIS系统技术特点
3.1. 组件化设计,易于管理
 通过采用全组件化结构,系统的可管理性大大增强,可以实现单点登录、集中管理。可以管理分布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各个服务器和服务程序。
 组件具有自描述特性,不同组件封装了实现不同功能和不同目的的模块,从而使各个组件可以单独搭建和扩展,使系统的更新工作大大减少,兼容性得到增强。
 GIS服务引擎的数据处理和开发平台采用相同的体系结构,GIS的数据只需在服务器上进行配置即可直接使用,快速发布到Internet上。
 组件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开放性。各个层次的组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功能,松散的体系结构为系统的扩充提供了足够的扩展空间,用户可以通过继承或者聚合等软件重用方法,开发特殊功能的自定义行业组件或者更高层次的通用组件,集成到GIS系统中。
3.2. 标准的应用层接口和应用层无关性
由于本GIS系统对于地图服务接口设计的标准性以及应用层无关性的先进理念,使得原本复杂的WEBGIS开发工作变得简易可行。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
建立在地理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的应用系统的类型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应用系统最终将由不同行业的开发商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设计不同的应用逻辑,所支持的其终端类型也从普通的计算机到具有文字短信功能的普通手机等,无所不包。要支持这些各式各样的应用系统,就要求GIS系统提供良好的应用开发接口和系统集成模型,这就是应用层无关性。
实现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应用接口层:在HTTP协议基础之上设计标准的地图应用访问协议并提供丰富的实用功能接口函数供应用系统调用,这样的设计符合工业标准,支持异构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系统。

3.3. 多源数据集成与海量数据快速访问
 ZTMap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集成功能,它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存取数据,并简单快速的将其与来自其他网络或本地的数据进行集成,包括shapefile、 coverages、ArcSDE层
 支持分析和显示各种格式的影像图 (TIFF, JPEG, GIF, ERDAS IMAGINE, MrSID图像压缩格式)
3.4. 服务器群集,具有高度伸缩性
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当单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不仅包括CPU运算能力)不能满足应用需要时,往往需要将多台服务器群集起来同时提供服务。通过群集可以实现负载能力的成比例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单点失效的危险,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是群集同时会带来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复杂度提高和负载平衡的问题。
常见群集方法可以分为业务复制和业务分割两种方法。业务复制即将相同的业务复制到多台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每台服务器承担其中一部分用户的处理请求;业务分割即将业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放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去运行,比如将数据库服务、地图服务、Web服务分别放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运行,可以提高性能和增强可靠性。
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提高多用户并发访问的性能:异步网络传输,减少网络阻塞;GIS服务引擎的分时操作;多应用实例并发服务;多服务器群集服务。这种特性可以满足小型工作组到大型网络服务的多种应用规模的需要。
3.5. 全面支持OpenGIS规范
OpenGIS(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OGIS-开放的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由美国OGC(OpenGIS 协会,OpenGIS Consortium)提出。OGC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目的是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包括ESRI, Intergraph,MapInfo等知名GIS软件开发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OpenGIS的目标是,制定一个规范,使得应用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单一的环境和单一的工作流 中,使用分布于网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它致力于消除地理信息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土地信息系统,自动制图/设施管理(AM/FM)系统) 之间以及地理应用与其它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分布的、基于构件的地理数据互操作环境,与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基于该规 范的GIS软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移植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本系统提供对OpenGIS各种主要标准和规范的全面支持和兼容,支持WFS/WMS、GML等OpenGIS的标准规范,通过对OpenGIS的全面支持,使得本系统在可扩展性、可移植性、跨平台等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
4. GIS地图服务和数据交换规范
4.1. 地图服务规范
GIS系统需要实现应用客户端同服务器引擎的各种交互操作,为了实现系统应用层无关性,提高GIS的二次开发的可扩展性和系统可集成性,需要制定一套应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的通讯协议。

一.为什么使用本规范

  1. 实现不同制图引擎的互操作,多种制图引擎能够按一致的方式运作。
  2. 实现不同应用的互操作,不同应用可以共用客户端或服务器模块。
  3. 减少客户端开发负担,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按照规范开发的客户端。
  4. 不同用户共享信息和开发成果,不同用户开发的模块可以相互操作。
  5. 易于学习和掌握,学习和开发具有继承性,而且容易升级到新的版本。

二.基本处理流程
地图获取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首先发出地图请求,服务器传回相应的地图参数;第二步,客户端根据结果参数判断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如果传回的为地图图像,根据URL值请求下载该影像文件,如果传来的为查询结果,则分析该结果,将其显示出来或发出新的查询请求。

4.2. 数据交换协议
GIS系统地图服务接口与客户端的数据传输采用标准的XML数据协议,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图服务接口,提供不同格式的XML文档。应用层程序通过AJAX脚本程序对传回的XML文档进行解析。
数据交换协议举例如下:
 GIS数据交换协议XML规范1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 GIS>

 GIS数据交换协议XML规范2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873.98291015625 596.583740234375 500 380 42.4262809753418 62534 1.0 map6.png true

 GIS数据交换协议XML规范3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873.98291015625 596.583740234375 500 380 42.4262809753418 62534 1.0 "

 GIS数据交换协议XML规范4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873.98291015625 596.583740234375 500 380 42.4262809753418 62534 1.0
  1. GIS数据和功能
    5.1. GIS空间数据描述
    根据系统的建设需要,对业务涉及到的空间数据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统一入库。为各种社区应用查询、辅助决策提供数据的支撑。
     行政区划:包括区县、街道、乡镇。面状
     道路:道路中心线(边线)、名称。线状
     水系:河流水系。线状或面状
     绿地:绿化区域。面状
     轨道交通:轨道线路和站点。线状和点状
     街区:居民区、地块。面状
     建筑物:面状或点状
     门牌号:包括具体的门牌地址信息。点状
    5.2. API接口开发包
    Webservices:提供基于http 协议的webservice 接口,采用xml 格式作为通讯格式。实现符合OGC 规范的地图操作
    Javascript API:提供面向javascript 语言的开发类库,完全基于javascript 快速构建GIS 应用,支持PC 和手机多平台。
    Android API:提供符合Android SDK 规范的,能够在Android 应用开发环境下使用Java 语言开发的API

5.3. GIS系统功能
5.3.1. 基本地图操作功能
 放大
用鼠标点击地图中的任意部分,或按住鼠标左键拉出一个矩形框,即可获得指定区域放大后的地图。对地图进行无级放大,随着地图的放大,系统自动显示一些相关的信息。
 缩小
用鼠标点击地图中的任意部分,或按住鼠标左键拉出一个矩形框,即可获得指定区域缩小后的地图。
对地图进行无级缩小,随着地图的缩小,地图上显示的信息将会减少以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
 显示全图
显示电子地图全貌。可以让用户方便的回到地图的初始状态。
 移图
移动地图,将地图视野以外的地图移动到视野内。可按住鼠标左键任意拖动地图,使之达到理想位置。
 测距
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沿着自己想要测量的线路,用鼠标单击地图,在上面画出一条直线或者折线,然后,在结束点双击,即可得到这条线所代表的实际线路的距离。
 鹰眼
快速移动地图视野到指定区域,或者看目前的主地图窗口在全市范围的那个区域。
 文件操作
将当前窗口视图打印。地图信息可以保存为jpg文件或其他格式的文件,并支持预览。

5.3.2. 地图基础查询功能
5.3.2.1. 模糊查询
 功能概述
通过输入名称关键字,进行地图对象的查询,可以查询道路、建筑物等基础地理信息,也可以查询各类专题数据,查询结果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同时可以点击进行地图定位,高亮显示,同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相关的属性数据。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要求用户属于关键字,选定查询的图层类别,然后客户端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调用模糊查询接口提交给引擎进行空间查询,地图服务引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2.2. 属性查询
 功能概述
通过指定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的属性字段的关键字进行针对某一或者组合属性字段的空间数据查询,并能够对查询出的空间地理对象进行点击地图定位。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选定要查询的图层类别,然后选择查询使用的属性字段,输入相应的关键字。客户端对用户输入的信息拼接后调用属性查询接口提交给地图服务引擎进行查询,地图引擎到空间数据库或者相关的属性数据库中进行根据属性字段的检索,最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空间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2.3. 点图查询
 功能概述
可以直接用鼠标在地图上点击查询,系统自动查询出点击位置的地图对象信息。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地图上进行鼠标点击,客户端脚本捕捉到鼠标事件后将客户端操作的屏幕坐标数据按照地图查询接口规范进行命令拼接,然后将该命令提交到地图引擎,地图引擎到空间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检索,最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空间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2.4. 拉框查询
 功能概述
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拉一个矩形框,系统自动查询出拉框范围内的地图对象信息。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地图上按住鼠标拉一个矩形框,客户端脚本捕捉到鼠标事件后将矩形框的两个对角定点屏幕坐标数据按照地图查询接口规范进行命令拼接,然后将该命令提交到地图引擎,地图引擎到空间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检索,最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空间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2.5. 拉圆查询
 功能概述
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拉一个圆形区域,系统自动查询出圆形区域内的地图对象信息。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地图上按住鼠标画一个圆形区域,客户端脚本捕捉到鼠标事件后将圆形区域的圆心屏幕坐标和圆半径数据按照地图查询接口规范进行命令拼接,然后将该命令提交到地图引擎,地图引擎到空间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检索,最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空间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2.6. 多边形查询
 功能概述
用户可以在地图上通过点击鼠标绘制一个任意形状的多边形区域,系统自动搜寻出该多边形区域内的地图对象信息。
 实现流程
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地图上用鼠标点击多点构成一个多边形区域,客户端脚本捕捉到鼠标事件后将该多边形区域的每个顶点坐标数据按照地图查询接口规范进行命令拼接,然后将该命令提交到地图引擎,地图引擎到空间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检索,最后将检索到的地图对象的相关空间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将结果进行拼接显示。

5.3.3. 地图高级功能
5.3.3.1. 图层控制(地图叠加分析)
 功能概述
控制每个图层的显示、选择、标注等。可以打开或关闭任意一个图层;设置图层是否可选;设置每个图层中点、线、面对象的显示样式(如点符号样式、线条样式、粗细、颜色、面的填充样式等),设置每个图层的标注的字体、样式等。实现不同图层的任意叠加显示。
 实现流程
用户直接从图层列表中选择需要设置的图层,然后设置图层的各种显示等特性,每种特性的设置都对应相应的地图服务接口,由用户设置触发提交相关命令,并接收更新引擎返回的地图信息。

5.3.3.2. 地理编码(Geocoding)
 功能概述
对门牌号、地址等信息进行地理编码,自动计算匹配其地理位置,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诸如门牌地址、路口路名等描述性信息,通过地理编码功能,可以迅速将这些描述性信息转变为地理空间位置,并显示在地图上。
 原理简介
可以将只有属性信息的数据通过其相应的功能将其赋予相应的地理坐标,这种功能我们称它为地理编码。实现地理编码功能的基本原理是地址匹配,即将没有地理坐标的数据对象(源)与已有地理坐标的数据对象(目标)通过对应的地址信息匹配,从而实现将源对象赋予地理坐标的目的。
地理编码功能实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三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源数据与地理编码数据库中对应的地址串可完全匹配。
2.由于地址别名简称及习惯称呼等原因导致源表与地理编码数据库中对应的地址串不能完全匹配(如浦东机场可能为浦东机场也可能为浦东国际机场),这时须采用相应的算法,根据已建的地理编码数据库使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源表中的地址串进行地址模糊匹配,使其转为标准地址串,再进行。
3.源表中的地址串在目标表中找不到对应的匹配项,这时根据邮编,门牌号,道路名等数据库,运用一定的算法进行处理,使其被赋予地理坐标,同时可将记录加入到地理编码数据库中。
 实现流程
由用户输入或者通过外界页面传入一个人参数,该参数包含一个地名或门牌号信息,系统根据地理编码地图服务接口的格式对参数进行拼接,提交到地图引擎,地图引擎调用地理编码功能组件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出该地址的空间坐标,然后将结果传输回客户端,客户端将坐标信息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5.3.3.3. 路口查询
 功能概述
自动查询任意两条或多条道路的相交路口。查询与某一道路相交的所有道路以及相应的每个路口信息,对于路口在地图上进行快速显示定位。
 实现流程
客户端输入多条道路名,系统将道路名作为路口查询命令接口的参数提交到地图服务引擎,引擎通过相应的功能组件判断查询的道路是否相交,如果相交进行路口定位和渲染;同时还可以查询出与某条道路相交的所有道路。最后引擎将更新过的地图和相关的道路、路口等结果输出返回到客户端。

5.3.3.4. 地名查询
 功能概述
通过输入地名,系统自动检索各类地名图层,匹配相关的地名信息。地名可以是各种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居民小区、标志性建筑物、机关单位等。系统检索到相关结果后返回查询列表,同时在地图上进行快速高亮定位。
 实现流程
客户端输入或者由外界传入地名(建筑物名、地标名、机关名等)参数,系统将其作为地名查询命令接口的参数提交到地图服务引擎,引擎通过相应的功能组件到空间数据库中自动进行名称匹配,地图服务引擎将检索到的地理对象信息输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的接收解析显示,同时对查询到的结果进行高亮显示。

5.3.3.5. 影像图智能集成
 功能概述
智能叠加显示影像图,可以单独查看影像图,或者在矢量地图之上叠加显示影像图。影像图与矢量基础地图精确重叠。影像图对于了解查看实际地形情况提供精确的展现方式。
 技术原理
系统对JPG、GIF、AUX、TIF等遥感影像图创建金字塔索引,快速存取,智能显示。对于影像栅格图通过空间配准后对其赋予空间坐标信息,使得影像图能够与矢量地图实现空间无缝叠加。同时,依托ARC SDE,通过建立创建金字塔索引等先进空间技术,大大提高影像图的读取检索速度,保证对海量栅格数据的快速读取。
5.3.3.6. 2.5维地图
 概述
2.5维数字地图既具有三维数字地图良好的表现效果,又具备数据量小、网上传输速度快的优点,满足了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对三维地图的快速浏览访问,在传统二维地图和真三维地图很好地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般制作2.5维数字地图的流程都是先对三维场景进行无透视效果的轴测渲染,然后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最后用程序驱动,使其实现缩放、平移、查询等功能。而制作2.5维数字地图的三维模型,也基本都是只对视角内的物体进行建模,应该来讲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一是2.5维数字地图,只做看面对其它角度没有影响,二是比较经济工作量较小,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三是在制作的时候由于数据量不大,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项目中,将会根据已有的2.5维数据进行金字塔切片处理,进行三维地图空间索引,然后跟二维地图进行智能集成。
下图为2.5维地图效果,只能从一个角度查看地图。不能旋转

 2.5维地图浏览模块
实现2.5维地图集成,二维地图和2.5维地图实现无缝切换,地图不能旋转查看,只能以固定的角度查看。
5.3.4. 系统管理模块
5.3.4.1. 用户权限管理
实现基于用户组的用户管理,对系统数据和功能进行权限角色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三权分立的管理目的。
5.3.4.2. Hire管理
Hirer 模型的做法在数据层将所有的图层数据划分为基础图层和专有图层两大类。基础图层可以被所有的应用共享,并统一维护;而专有的图层数据则只能被特定的应用系统所访问,并由应用系统自己负责维护。不同的Hirer 在数据层拥有各自的权限,互不影响。这些具有专有图层的应用系统被称作Hirer(租用者),他们专有的图层被称作Hirer 图层。
5.3.4.3. 日志管理
引擎监控:对GIS 引擎的访问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访问开始时间,所访问的地图功能,所访问的地图集名称,处理请求耗时,是否成功等;
参数配置:根据要求配置相关的数据库;
日志分析:根据日志记录进行日志分析,如每天提交的请求数量,某GIS 功能被调用的次数,平均处理耗时等。
5.3.4.4. 数据安全与管理
权限配置环节最重要的是数据图层配置,在为账号配置好专有图层的同时该账号已经具备了维护自己的图层的特权了。

  1. 创建/删除专有图层
    完成专有图层的创建或删除工作,由具有权限的管理员操作。图层创建好之后,业务部门可以进行数据导入工作。
  2. 数据导入
    完成把各部门的POI数据导入到GIS数据库中的功能。由于各部门POI数据可能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而且可能有些属性字段是不公开的,因此数据导入工作只负责把和空间信息相关的内容导入GIS库中(如名称、ID、地址、邮编、电话、所属区县等)即可,其他属性信息如果应用系统需要查询,可以根据ID到原始库中查询。
  3. 空间Code增量维护
    导入后的数据都需要具备完整的地址字段,此时系统将地址进行分割处理。Geocoding工具通过第一段地址计算出空间的XY坐标,此时导入的数据就具备了空间的属性,可以在地图上展现。
  4. 数据维护
    基础数据统一维护: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杜绝分别维护可能带来的基础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专有的图层数据由数据提供部门维护:专有图层只能被特定的部门的系统所访问,并由特定部门系统自己负责维护。不同的用户在数据层拥有各自的权限,互不影响;
  5. 数据挂接
    数据倒挂顾名思义就是从GIS库访问到业务库获取更加丰富的业务属性。如地图上查到上海理想,只能查看该功能周边公交,大致位置等信息。通过数据倒挂模块以及实现配置好的倒挂逻辑关系从业务库内获取经营范围,业务模式等更加丰富的介绍内容。

最后

以上就是灵巧小鸭子为你收集整理的智慧社区GIS系统开发详细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智慧社区GIS系统开发详细设计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