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合适夏天,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Linux清理磁盘挂载点方法(亲测有效)问题现象根因分析lsof -n |grep deleteecho “”>/access_log,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问题现象

Linux操作系统云服务器根目录空间占用率过高。例如,以图1为例,根目录空间占用率为9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目录空间占用率过高

查询当前系统存在一个约42G 大小的文件access_log,这个文件应该是apache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从日志大小来看,应该是很久没有清理的apache 日志文件了。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access_log。
rm /tmp/access_log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文件系统使用率。
df -h
删除该文件后使用df查看文件系统使用率仍是96%。

根因分析

通常不会出现删除文件后空间不释放的情况,但是也存在例外,比如文件进程锁定,或者有进程一直在向这个文件写数据,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 linux 下文件的存储机制和存储结构。

一个文件在文件系统中存放分为两个部分:

指针部分:指针位于文件系统的meta-data中,在将数据删除后,这个指针就从meta-data中清除了。
数据部分:而数据部分存储在磁盘中。
将数据对应的指针从meta-data中清除后,文件数据部分占用的空间就可以被覆盖并写入新的内容。之所以出现删除access_log文件后,空间还没有释放,就是因为httpd进程还在一直向这个文件写入内容,导致虽然删除了access_log文件,但是由于进程锁定,文件对应的指针部分并未从meta-data中清除,而由于指针并未删除,系统内核就默认文件并未被删除,因此查询文件系统使用率时,显示空间并未释放。

处理方法
使用lsof命令查看是否有进程一直在向 access_log 文件中写入数据。

lsof -n |grep dele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输出可以看出,/tmp/access_log 文件被进程 httpd 锁定,而 httpd 进程还一直向这个文件写入日志数据,最后一列的‘deleted’状态说明这个日志文件已经被删除,但是由于进程还在一直向此文件写入数据,因此空间并未释放。

可以选择关闭或者重启httpd进程,或重启操作系统。本节操作推荐在线清空access_log。
执行以下命令清空access_log。

echo “”>/access_log

通过这种方法,磁盘空间不但可以马上释放,也可以保证进程继续向文件写入日志,再次执行df -h查看根分区空间已经释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

以上就是合适夏天为你收集整理的Linux清理磁盘挂载点方法(亲测有效)问题现象根因分析lsof -n |grep deleteecho “”>/access_log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Linux清理磁盘挂载点方法(亲测有效)问题现象根因分析lsof -n |grep deleteecho “”>/access_log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