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无辜鸭子,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IPv4到IPv6的过度方案和机制,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第一种方案是双栈策略。

    该策略的出发点在于,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而且加载于其上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又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那么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

第二种方案是隧道技术。

    随着IPv6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局部的IPv6网络,但是这些IPv6网络需要通过IPv4骨干网络相连。将这些孤立的"IPv6岛"相互联通必须使用隧道技术。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骨干网络(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因而非常容易实现。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第三种方案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其主要思想是在IPv6节点与IPv4节点的通信时需借助于中间的协议转换服务器,此协议转换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把网络层协议头进行IPv6/IPv4间的转换,以适应对端的协议类型。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解决IPv4节点与IPv6节点互通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能支持所有应用。包括:应用层协议中如果包含有IP地址、端口等信息的应用程序,如果不将高层报文中的IP地址进行变换,则这些应用程序就无法工作,如FTP、STMP等。含有在应用层进行认证、加密的应用程序无法在此协议转换中工作。

最后

以上就是无辜鸭子为你收集整理的IPv4到IPv6的过度方案和机制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IPv4到IPv6的过度方案和机制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2)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