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Cache的历史
在科研领域,C. J. Conti等人于1968年在描述360/85和360/91系统性能差异时最早引入了高速缓存(cache)一词。Alan Jay Smith于1982年的一篇论文中引入了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的概念。
Mark Hill在1987年发明了3C(Compulsory, Capacity, Conflict)冲突分类。
最早介绍非阻塞缓存的论文之一来自David Kroft(1981年)。
1990年Norman Paul Jouppi在一篇论文中介绍了受害者缓存并研究了使用流缓冲器进行预取的性能。
在工业领域,最早的有记载的缓存出现在IBM的360/85系统上。
Intel的x86架构CPU从386开始引入使用SRAM技术的主板缓存,大小从16KB到64KB不等。486引入两级缓存。其中8KBL1缓存和CPU同片,而L2缓存仍然位于主板上,大小可达268KB。将二级缓存置于主板上在此后十余年间一直设计主流。但是由于SDRAM技术的引入,以及CPU主频和主板总线频率的差异不断拉大,主板缓存在速度上的对内存优势不断缩水。因此,从Pentium Pro起,二级缓存开始和处理器一起封装,频率亦与CPU相同(称为全速二级缓存)或为CPU主频的一半(称为半速二级缓存)。
AMD则从K6-III开始引入三级缓存。基于Socket 7接口的
最后
以上就是重要冬瓜为你收集整理的主存块和cache块关系_浅谈 Cache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主存块和cache块关系_浅谈 Cache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