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1章 概述
1.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原点到终点。
-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发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建立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通信:主叫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电话;
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优点
所采用的手段
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综合比较: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2.计算机网络性能相关指标的计算
1)速率: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 (data rate)或比特率 (bit rate)。
速率的单位是 bit/s,或 kbit/s、Mbit/s、 Gbit/s 等。例如 4 1010 bit/s 的数据率就记为 40 Gbit/s。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2)带宽:两种不同意义:
“带宽”(bandwidth) 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其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 bit/s ,即 “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时延: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者是迟延。
a. 发送时延: 指主机或者是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叫传输时延【但是不建议使用,因为会与传播时延弄混】。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b.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指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c.处理时延: 指主机或者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d.排队时延: 指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现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再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RTT:
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
7)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a. 信道利用率:指某信道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0.
b.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的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时延=网络空闲时的时延÷(1-利用率)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常用的协议、常见的互联设备属于哪一层
1)物理层:无协议有各种技术 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PPP协议、CSMA/CD协议 设备:网桥、交换机
3)网络层: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P协议。还有路由选择协议中:内部网关协议RIP(路由信息选择协议)和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 设备:路由器
4)运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
5)应用层: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电子邮件的:发送-->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互联网邮件扩充MIME。
接受-->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 (repeater)。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 或 桥接器 (bridge)。网桥后来被交换机代替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 (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gateway)。
5.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概念
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2)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上层使用服务原语获得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3)实体 (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 SAP
6.网络协议三要素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7.理解 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从协议栈来看,在IP层上面可以有很多应用程序,这就是everything over IP。
另一方面,TCP/IP协议也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在IP层以上看不到下层究竟是怎样的物理网络,这就是IP over everything。
第2章 物理层
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含哪些特性。
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常用的编码方式及其特点
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 1,负电平代表 0。
2)归零制:正脉冲代表 1,负脉冲代表 0。
3)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 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 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4)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 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 1。
从信号波形中可以看出,曼彻斯特 (Manchester) 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产生的信号频率比不归零制高。
从自同步能力来看,不归零制不能从信号波形本身中提取信号时钟频率(这叫作没有自同步能力),而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具有自同步能力。
3.信道极限容量的计算:奈氏准则、香农公式、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换算
1)奈氏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Baud 是波特,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
奈氏准则解决的问题是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
2)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 S/N,并用分贝 (dB) 作为度量单位。即:
信噪比(dB) = 10 log10(S/N) (dB)
3)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it/s)
其中: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香农公式解决的是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4)波特率和比特率的转换关系
a.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单位是比特/秒(bps)。
b.波特率又称波形速率——线路中每秒传送的波形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
比特率和波特率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比特率 = 波特率 * log2N
其中,N为码元所表示的有效状态数。
4.信道复用技术的概念,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各种信道复用技术的特点
复用 (multiplexing) 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它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信道复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1)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2)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3)统计时分复用STDM 帧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因此统计时分复用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4)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使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光载波信号。
5)码分复用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5.理解CDMA的工作原理,懂相关的计算
码分复用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 (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
发送比特 1 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发送比特 0 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orthogonal)。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正交关系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做题用的)
a.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 1。
b.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不懂没关系做题有技巧:给你两个码片,相乘就对了。结果是1则发1,结果为-1则发0,结果为0则什么都没发。
6.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工作原理
在早期电话网中,从市话局到用户电话机的用户线是采用最廉价的双绞线电缆,而长途干线采用的是频分复用 FDM 的模拟传输方式。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无论是在传输质量上还是经济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长途干线大都采用时分复用的脉码调制PCM 的数字传输方式。
脉码调制 PCM 体制最初是为了在电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上传送多路的电话。模拟电话信号经过脉码调制后可实现数字化传输。
脉码调制一般包括三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 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
北美的 24 路 PCM(简称为 T1)
欧洲的 30 路 PCM(简称为 E1)
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 E1 标准。
E1 的速率是 2.048 Mbit/s,而 T1 的速率是 1.544 Mbit/s。
当需要有更高的数据率时,可采用复用的方法。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 (framing) 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2)透明传输
当数据部分是非ASCII码的文本文件时(如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或图像等),如果数据中的某个字节恰好和SOH或EOT这种控制字符一样,链路层就会错误地“找到帧的边界”。
解决方法:字节填充 (byte stuffing) 或字符填充 (character stuffing)。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 (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在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ESC。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3)差错控制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 CRC 的检错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比特。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001(现在 k = 6)。我们在 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 n 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用二进制的模 2 运算进行2n乘M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后面添加n个0。【0的位数就是p的位数减一】
得到的 (k + n) 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 (n + 1) 位的除数 P,得出商是 Q 而余数是 R,余数 R 比除数 P 少 1 位,即 R 是 n 位。
将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拼接在数据 M 后面发送出去。
例题:
现在 k = 6, M = 101001。
设 n = 3, 除数 P = 1101,
被除数是 2nM = 101001000。
模 2 运算的结果是:商 Q = 110101,余数 R = 001。
把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M + R 即:101001001,共 (k + n) 位。
注意:
1)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循环冗余检验 CRC 和帧检验序列 FCS 并不等同。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唯一方法。
2)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用生成多项式来表示除数P。(这种方法常用)
如:用多项式P(X)=X3+X2+1表示除数P = 1101。
关于接收端
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
(1) 若得出的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 (accept)。
(2) 若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丢弃。
但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比特出现了差错。
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 P,那么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
仅用循环冗余检验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 (accept)。
无差错接受: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
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而不接受)。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我们学的貌似只有TCP协议是可靠传输】
应当明确,“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是不同的概念。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 CRC 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还不是可靠传输。3
2.局域网常用的拓扑
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站拓扑有哪些类型?现在最流行的是那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1)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最常用的是星形网。
(2)因为当时的星形网成本较高,而且人们都认为这种总线连接方法简单可靠,普遍认为“有源器件不可靠,无源的电缆才是最可靠的”。而后来星形网演变发展得使用便宜的双绞线,实践证明,这比使用大量机械接头的无源电缆要可靠得多,所以现在大多是用星形网。
3.CSMA/CD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1)CSMA/CD 含义: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 碰撞检测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2)CSMA/CD 重要特性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3)争用期
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记为τ
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 2τ(端到端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τ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4)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基本退避时间取为争用期 2τ。
从整数集合[0,1,…, (2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参数 k 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k = Min[重传次数, 10]
当 k≤10 时,参数 k 等于重传次数。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5)争用期的长度
10 Mbit/s 以太网取 51.2μs 为争用期的长度。
对于 10 Mbit/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 512 bit,即 64 字节。
这意味着: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6)最短有效帧长
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 64 字节之内。(与征用期的设定有关)
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 64 字节。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7)强化碰撞
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
(1) 立即停止发送数据;
(2) 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人为干扰信号 (jamming signal),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现在已经发生了碰撞。
8)最小帧间隔
帧间最小间隔为 9.6 μs,相当于 96 bit 的发送时间。
一个站在检测到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 9.6 s 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收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9)CSMA/CD协议的工作整体过程(先听再发,边听边发)
(1) 准备发送。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2) 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在 96 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保证了帧间最小间隔),就发送这个帧。
(3) 检查碰撞。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地检测信道,即网络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
①发送成功:在争用期内一直未检测到碰撞。这个帧肯定能够发送成功。发送完毕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 (1)。
②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接着就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 r 倍 512 比特时间后,返回到步骤 (2),继续检测信道。但若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则停止重传而向上报错。
4.IEEE802将局域网拆分成哪两个子层?各有什么用?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
IEEE 802.3 是第一个 IEEE 的以太网标准。
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 IEEE 的 802.3 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 802.3 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严格说来,“以太网”应当是指符合 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局域网 。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
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 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
5.有效的MAC长度
1)先了解一下有关MAC的知识点。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
2)MAC 帧的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 MAC 帧格式有两种标准 :
DIX Ethernet V2 标准
IEEE 的 802.3 标准
下面就是最常用的 MAC 帧,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
由以太网 V2 的格式MAC 帧可以看出,有固定的6+6+2=14字节的头部,还有14字节的FCS字段,而数据部分的长度为46-1500字节,所以有效的 MAC 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6.星型以太网10BASE-T的含义
1990年 IEEE 制定出星形以太网 10BASE-T 的标准 802.3i。
特点:
使用无屏蔽双绞线,采用星形拓扑。
每个站需要用两对双绞线,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
双绞线的两端使用 RJ-45 插头。
集线器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集线器的可靠性提高。
10BASE-T 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 100 m。
7.100Mbit/s以太网有哪三种不同的物理层标准?
1)100Mbit/s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了解就好)
速率达到或超过 100 Mbit/s 的以太网称为高速以太网。
100BASE-T 在双绞线上传送 100 Mbit/s 基带信号的星形拓扑以太网,仍使用 IEEE 802.3 的CSMA/CD 协议。
100BASE-T 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
1995 年IEEE已把 100BASE-T 的快速以太网定为正式标准,其代号为 IEEE 802.3u。
2)100BASE-T 以太网的特点(了解就好)
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时,不使用 CSMA/CD 协议。
MAC 帧格式仍然是 802.3 标准规定的。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 100 m。
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的 9.6μs 改为现在的 0.96 μs。
3)100 Mbit/s 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标准
a. 100BASE-TX
使用 2 对 UTP 5 类线 或 屏蔽双绞线 STP。
网段最大程度:100米。
b. 100BASE-T4
使用 4 对 UTP 3 类线 或 5 类线。
网段最大程度:100米。
c. 100BASE-FX
使用 2 对光纤。
网段最大程度:2000米。
8.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1)先了解什么是集线器、网桥、交换机(与这一题没关系,纯粹让你了解这三种设备)
集线器:
(1) 集线器是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2)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3) 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4) 集线器采用了专门的芯片,进行自适应串音回波抵消,减少了近端串音。
网桥:
1)网桥(Bridge)是早期的两端口二层网络设备,用来连接不同网段。网桥的两个端口分别有一条独立的交换信道,不是共享一条背板总线,可隔离冲突域。网桥比集线器(Hub)性能更好,集线器上各端口都是共享同一条背板总线的。后来,网桥被具有更多端口、同时也可隔离冲突域的交换机(Switch)所取代。
2)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
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或把它丢弃。
交换机:
1)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2)1990 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 (switching hub) 可明显地提高以太网的性能。
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 (switch) 或第二层交换机 (L2 switch),强调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的话,考试应该就只是考。
1)集线器不区分冲突域,广播域。交换机区分冲突域,但是不分广播域。
一层设备什么都不区分,二层设备区分冲突域,三层设备区分广播域。
2)使用集线器的用户共享带宽,而使用交换机的话,是可以独享带宽的。
即:
对于普通 10 Mbit/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N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 (10 Mbit/s)的 N 分之一。
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接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 10 Mbit/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 N 个接口的交换机的总容量为 N*10 Mbit/s。
9.交换机的特点、工作原理
1)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a.以太网交换机的接口有存储器,能在输出端口繁忙时把到来的帧进行缓存。
b.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交换表(又称为地址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
c.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ASIC),用硬件转发,其转发速率要比使用软件转发的网桥快很多。
2)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有两种分别是存储转发方式以及直通 (cut-through) 方式。
a.把整个数据帧先缓存,检查是否出错,如无错才送往目的端口。有差错控制;交换时延较长。
b.直通 (cut-through) 方式
接收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决定该帧的转发接口,因而提高了帧的转发速度。
缺点是它不检查差错就直接将帧转发出去,因此有可能也将一些无效帧转发给其他的站。
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要采用基于软件的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交换,例如,当需要进行线路速率匹配、协议转换或差错检测时。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感觉这个考的应该是交换机的自学习算法。那就讲讲交换机的自学习算法吧。
先解释泛洪这个概念:
泛洪:将帧转发到除入口外的所有端口
自学习算法挺好理解的,所谓的自学习算法就是;
1.最开始开机的时候,交换机的内的MAC地址表是空的。
2.它收到别的主机转发过来的一个MAC帧之后,他首先会将MAC帧里面的源地址信息记录在MAC地址表中。(如果交换机MAC地址表里面本来就有的话,就进行更新,确保是最新信息)
3.然后再看MAC帧里面的目的地址。知道目的地址之后就去查交换机本身的MAC地址表,看看有没有这个目的地址的信息,如果有直接发送过去。如果没有的话就进行泛洪操作。
4.进行泛洪之后,对应的目标主机会接收,并且会返回一个响应(这个响应是给源主机的),这个响应也会通过这个交换机直接转发给源主机。(因为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一开始已经记录了源主机的MAC地址,所以在发这个响应的时候就不需要泛洪了)
5.在很多次这样的操作之后,交换机就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两两对应的通道了,就不需要总是泛洪了。学习完毕。
注意:
1)考虑到可能有时要在交换机的接口更换主机,或者主机要更换其网络适配器,这就需要更改交换表中的项目。为此,在交换表中每个条目都设有一定的有效时间。若两主机在该时间内未通信,该条目将自动被删除。
2)Mac地址表空间有限,一旦地址表满,就会洪泛所有到新Mac地址的帧,直到现存地址条目老化为止。
10.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
1)相关概念:
虚拟局域网( VLAN ):它是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一种交换技术。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 VLAN (Virtual LAN)。
虚拟局域网 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 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计算机是属于哪一个 VLAN。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一个VLAN = 一个广播域 = 逻辑网段 (子网)
2)为什么要用VLAN
网桥、集线器和交换机都会转发广播帧。
广播帧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导致网络速度和通讯效率的下降,并额外增加了网络主机为处理广播信息所产生的负荷。
目前,蠕虫病毒相当泛滥,一旦病毒发起泛洪广播攻击,将会很快占用完网络的带宽,导致网络的阻塞和瘫痪。
使用虚拟局域网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些
第4章 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两种服务,各自的特点。
网络层向上面主要提供两种服务。分别是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和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对比如下图:
虚电路: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请注意,电路交换的电话通信是先建立了一条真正的连接。
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数据报服务:
互联网的先驱者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网络设计思路。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即 IP 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不进行编号)。
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到达终点),当然也不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
2.路由器转发分组的过程
路由器分组转发算法:
(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
(2) 若网络 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3.路由表的理解
路由表没有给分组指明到某个网络的完整路径。
路由表指出,到某个网络应当先到某个路由器(即下一跳路由器)。
在到达下一跳路由器后,再继续查找其路由表,知道再下一步应当到哪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一步地查找下去,直到最后到达目的网络。
4.理解IP数据报首部的各字段的含义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1)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
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2)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3)区分服务:占 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1998 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
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4)总长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216-1=65535 字节。
但是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
最大传输单元MTU:一个帧可传输的数据量的上界,IP层下面每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一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长度。例如,以太网:1500字节。
5)标识:占 16 位,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 IP 数据报的标识。当数据报由于长度超过网络的MTU而必须分片时,这个表示字段的值就会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片的标识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正确地重组为原来的数据报。
6)标志(flag) :占 3 位,目前只有前两位有意义。
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MF (More Fragment)。
MF= 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 表示最后一个分片。
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 DF (Don't Fragment) 。
只有当 DF =0 时才允许分片。
7)片偏移: 占13 位,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 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8)生存时间:占8 位,记为 TTL (Time To Live),指示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
每次经过一个路由器,TTL的数值就会减一。当TTL的值为0的时候,就把这个数据报丢弃。
9)协议:占8 位,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 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那个处理过程。
10)首部检验和——占16 位,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检验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
11)源地址:本机IP地址。4个字节。
12)目的地址:目标主机的IP地址,也是4个字节。
5.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
IP 地址与硬件地址是不同的地址。(MAC帧在联络路上的传送中,IP目的地址是不变的,MAC目的地址会发生变化)
从层次的角度看,
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
IP 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称 IP 地址是逻辑地址是因为 IP 地址是用软件实现的)。
6.ARP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
1)ARP协议的作用:简单来讲,就是讲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MAC地址。
2)APR协议的工作原理:
a .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
b. 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c. 如没有, ARP 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 ARP 请求分组。收到 ARP 响应分组后,将得到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 ARP 高速缓存。
要点:
ARP请求分组:包含发送方硬件地址 / 发送方 IP 地址 / 目标方硬件地址(未知时填 0) / 目标方 IP 地址。
本地广播 ARP 请求(路由器不转发ARP请求)。
ARP 响应分组:包含发送方硬件地址 / 发送方 IP地址 / 目标方硬件地址 / 目标方 IP 地址。
ARP 分组封装在物理网络的帧中传输。
ARP 高速缓存的作用:
存放最近获得的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绑定,以减少 ARP 广播的数量。
注意: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
7.ICMP的作用以及应用
ICMP这个协议我不太懂,简单的根据书上说的讲一下他的作用还有应用吧,应付考试应该没问题。
ICMP的作用: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种类有两种,即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 ICMP 询问报文。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共有 4 种:
终点不可达
时间超过
参数问题
改变路由(重定向)(Redirect)
ICMP的应用举例:
1.PING (Packet InterNet Groper)
PING 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PING 使用了 ICMP 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PING 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 ICMP 的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的 TCP 或UDP。
2.Traceroute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这个命令是 tracert
用来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
它利用 IP 数据报中的 TTL 字段和 ICMP 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实现对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的跟踪。
8.子网划分的相关计算
1)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 (subnetting) 。
这个子网划分不知道怎么说,额.....
大概这么讲吧。
要用到子网划分的时候,一定会有用到一个角子网掩码的东西。子网掩码一共32位(4个字节,和IP地址相对应),子网掩码就是一串二进制数(有时候给的是十进制数,那样就要转换成二进制,当然如果你比较强,用10进制也是能够计算的),1所对应的就是网络位,0所对应的就是主机位。
然后用子网掩码和相应的IP地址进行相关运算,最终会得到新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注意:一般来说子网掩码1全部在前面(高位),0全部在后面(低位)。因为这样子符合人的逻辑,也容易让人看懂
但是反人类设计,把0和1穿插放也不是不可以,最少按照定义来说是正确的,但是一般不会这样子作死。
这个题目要去多做练习,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讲得清。
9.CIDR地址块相关的计算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中文名字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感觉这个就是跟子网划分差不多,甚至更加简单了。因为他使用的是:“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它又称为 CIDR 记法,即在 IP 地址后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这个数值对应于三级编址中子网掩码中 1 的个数)。例如: 220.78.168.0/24
子网掩码计算的时候有时候还需要将10进制的数字转换成2进制来计算,CIDR直接就是看斜线“/”后面的数字就是网络位了。剩下的就是主机位。
相关的计算与子网划分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当中,有一个最长前缀匹配原则。
就是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最长前缀匹配 (longest-prefix matching)。
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 (more specific) 。
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
10.RIP、OSPF协议的特点
1)RIP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 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 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的特点:
(1)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2)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4) 好消息传播得快,坏消息传播得慢。
RIP存在的一个问题: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 (例如数分钟) 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2)OSPF协议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为克服 RIP 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
OSPF 协议的基本特点
(1) “开放”表明 OSPF 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
(2)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 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 SPF
(3) 采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link state protocol)。
(4) 注意:OSPF 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
(5) OSPF 不用 UDP 而是直接用 IP 数据报传送。
OSPF 构成的数据报很短。这样做可减少路由信息的通信量。
数据报很短的另一好处是可以不必将长的数据报分片传送。
但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只要丢失一个,就无法组装成原来的数据报,而整个数据报就必须重传。
OSPF 的其他特点
OSPF 对不同的链路可根据 IP 分组的不同服务类型 TOS 而设置成不同的代价。因此,OSPF 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可计算出不同的路由。
如果到同一个目的网络有多条相同代价的路径,那么可以将通信量分配给这几条路径。这叫作多路径间的负载平衡。
所有在 OSPF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分组都具有鉴别的功能。
支持可变长度的子网划分和无分类编址 CIDR。
每一个链路状态都带上一个 32 位的序号,序号越大状态就越新。
OSPF 还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如 30 分钟,要刷新一次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
由于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涉及到与相邻路由器的连通状态,因而与整个互联网的规模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当互联网规模很大时,OSPF 协议要比距离向量协议 RIP 好得多。
OSPF 没有“坏消息传播得慢”的问题,据统计,其响应网络变化的时间小于 100 ms。
11.理解距离向量算法中路由表如何更新的
第5章 传输层
1.TCP和UDP的特点、区别、应用
1)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与传输控制协议 TCP
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C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TCP 报文段(segment)。
UD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2)UDP:一种无连接协议
提供无连接服务。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对方的运输层在收到 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 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 UDP 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UDP的特点
(1) UDP 是无连接的,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减少了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
(2)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连接状态表。
(3) 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UDP 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4) UDP 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这对某些实时应用是很重要的。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5)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比 TCP 的 20 个字节的首部要短。
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应用层交给 UDP 多长的报文,UDP 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至于是否需要拆分,有网络层自己去看)
UDP的应用
使用UDP协议的应用对传输协议的可靠性要求不高,需要传送的数据不多,使用频率不高。如:DNS服务、DHCP服务、SNMP服务等。
实时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QQ等。
3)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TCP 报文段 (segment)。
TCP 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由于 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的开销。这不仅使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增大很多,还要占用许多的处理机资源。
TCP 最主要的特点
(1)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 (endpoint),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
(3)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4)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面向字节流
TCP 中的“流”(stream)指的是流入或流出进程的字节序列。
“面向字节流”的含义是:虽然应用程序和 TCP 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 TCP 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仅仅是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
2.运输层的端口号:常用的熟知的端口
(1) 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 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 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范围的端口号必须在 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2) 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又称为短暂端口号,数值为 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
当服务器进程收到客户进程的报文时,就知道了客户进程所使用的动态端口号。通信结束后,这个端口号可供其他客户进程以后使用。
常用的熟知的端口(记住圈住的三个FTP、Telnet、HTTP)
3.TCP的首部格式,理解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号、确认号、窗口的意义
首先看一看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吧(下图就是了)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很多,就总结一下考试要考的这几点好了。
1)源端口:我的理解就是本机使用TCP协议的进程的端口号
2)目的端口:要发送的目的进程的端口号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字段——各占 2 字节。端口是运输层与应用层的服务接口。运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都要通过端口才能实现。
3)序号字段:占 4 字节。TCP 连接中传送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序号字段的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4)确认号字段:占 4 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5)窗口字段 :占 2 字节,窗口字段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字节。TCP 连接的一端根据设置的缓存空间大小确定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然后通知对方以确定对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
窗口字段指出了现在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窗口值是经常在动态变化的。
如:设确认号是701,窗口字段是1000。这就表明,从701号算起,发送此报文段的一方还有1000个字节数据(字节序号是701-1700)的接收缓存空间。
4.理解慢开始、用塞避免算法
TCP拥塞控制算法:
慢开始 (slow-start)
拥塞避免 (congestion avoidance)
快重传 (fast retransmit)
快恢复 (fast recovery)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PPT和课本都讲得很详细,让我不知道怎么截到这儿来。就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吧。(考试应该就考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慢开始:
1)在执行慢开始算法时,拥塞窗口 cwnd=1,发送第一个报文段。
2)然后每一轮发送数据,拥塞窗口cwnd的树木是成指数增长的,即2的n次方。
3)慢开始算法一直持续到cwnd达到慢开始门限 ssthresh(状态变量)的时候结束。然后开始实施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并非指完全能够避免了拥塞。利用以上的措施要完全避免网络拥塞还是不可能的。
“拥塞避免”是说在拥塞避免阶段把拥塞窗口控制为按线性规律增长,使网络比较不容易出现拥塞。
过程:(拥塞避免算法就是所谓的加法增大)
1)当在传送过程中cwnd≥慢开始门限 ssthresh的时候,开始使用拥塞避免算法。即每一轮发送数据,cwnd是呈线性增长。即每次都是加1,其实只是起了减慢网络拥塞的速度。
2)拥塞避免算法一直持续到有报告发现了网络发生了拥塞
3)发生拥塞之后,会调整门限值 ssthresh = cwnd / 2 ,同时设置拥塞窗口 cwnd = 1,重新进入慢开始阶段。
虽然这一点老师只是说考慢开始和用塞避免算法,但是也了解一下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吧。
快重传: 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ACK确认包,就知道接收方确实没有收到报文段,因而应当立即进行重传(即“快重传”),这样就不会出现超时,发送方也不就会误认为出现了网络拥塞。
快恢复: 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确认时,由于发送方现在认为网络很可能没有发生拥塞,因此现在不执行慢开始算法,而是执行快恢复算法 FR (Fast Recovery) 算法。
过程:
(1) 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 当前拥塞窗口 cwnd / 2 ;
(2) 新拥塞窗口 cwnd = 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
(3) 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使拥塞窗口缓慢地线性增大。
下面这个图就是TCP拥塞控制算法的一个实现例子:
最后就讲讲什么是“加法增大”和“乘法减小”
可以看出,在拥塞避免阶段,拥塞窗口是按照线性规律增大的。这常称为“加法增大” AI (Additive Increase)。
当出现超时或3个重复的确认时,就要把门限值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值的一半,并大大减小拥塞窗口的数值。这常称为“乘法减小”MD (Multiplicative Decrease)。
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 AIMD 算法。
第6章 应用层
1.DNS、FTP、SMTP、DHCP的作用以及他们使用的是哪种传输层协议
1)DNS:
作用:管理域名的系统就是DNS。实现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映射关系。
使用的协议:DNS同时占用TCP和UDP的53端口!
区域传送时使用TCP,主要有一下两点考虑:
1.辅域名服务器会定时(一般时3小时)向主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以便了解数据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则会执行一次区域传送,进行数据同步。区域传送将使用TCP而不是UDP,因为数据同步传送的数据量比一个请求和应答的数据量要多得多。
2.TCP是一种可靠的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域名解析时使用UDP协议:
客户端向DNS服务器查询域名,一般返回的内容都不超过512字节,用UDP传输即可。不用经过TCP三次握手,这样DNS服务器负载更低,响应更快。虽然从理论上说,客户端也可以指定向DNS服务器查询的时候使用TCP,但事实上,很多DNS服务器进行配置的时候,仅支持UDP查询包。
2)FTP:
作用:文件传送协议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互联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使用的协议:文件传送协议 FTP 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 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
FTP会使用两个TCP连接,首先进行的是TCP控制连接(端口号21),在进行TCP数据连接(端口号20)
3)SMTP:
1.电子邮件的一些标准
发送邮件的协议:SMTP
读取邮件的协议:POP3 和 IMAP
MIME 在其邮件首部中说明了邮件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声音、图像、视像等),使用 MIME 可在邮件中同时传送多种类型的数据。
作用: 就是在两个相互通信的 SMTP 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考试的话就是用来发邮件的)
使用的协议:TCP协议
4)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作用:简单来讲就是动态分配IP地址的
使用的协议:UDP协议
了解一下DHCP的工作过程(与本题无关)
需要 IP 地址的主机在启动时就向 DHCP 服务器广播发送发现报文(DHCPDISCOVER),这时该主机就成为 DHCP 客户。
本地网络上所有主机都能收到此广播报文,但只有 DHCP 服务器才回答此广播报文。
DHCP 服务器先在其数据库中查找该计算机的配置信息。若找到,则返回找到的信息。若找不到,则从服务器的 IP 地址池(address pool)中取一个地址分配给该计算机。DHCP 服务器的回答报文叫做提供报文(DHCPOFFER)。
2.域名系统有哪些服务器?有什么区别?
1)域名服务器有以下四种类型
根域名服务器
顶级域名服务器
权限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也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 IP 地址。
不管是哪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若要对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域名进行解析,只要自己无法解析,就首先求助于根域名服务器。
在互联网上共有 13 个不同 IP 地址的根域名服务器,它们的名字是用一个英文字母命名,从 a 一直到 m(前 13 个字母)。
顶级域名服务器
顶级域名服务器(即 TLD 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
当收到 DNS 查询请求时,就给出相应的回答(可能是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下一步应当找的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
权限域名服务器
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
当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还不能给出最后的查询回答时,就会告诉发出查询请求的 DNS 客户,下一步应当找哪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对域名系统非常重要。
当一个主机发出 DNS 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每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ISP,或一个大学,甚至一个大学里的系,都可以拥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
这种域名服务器有时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
最后
以上就是可靠小鸭子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利用率是什么_计算机网络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利用率是什么_计算机网络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