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大意钢铁侠,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区块链公证书的诞生与应用,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区块链概念。近两年区块链概念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异常火爆,区块链应用对于人们来说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一方面区块链可溯源性、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隐私保护、智能合约等核心特征大家都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应用场景真正能落地的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人可能隐约觉得工作生活和区块链会紧密相关,但又无从真正接触了解区块链。4月19日,全国首张区块链公证书由北京市中信公证处开出、使用,这标志着区块链公证服务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让老百姓对区块链“看得见、摸得着”。今天笔者就带您一起解读区块链公证书。

一、何为区块链公证书?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本质上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技术,集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密码学等。区块链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有效参与数据库的记录,有效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缺陷。但是区块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块链作为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关联性如何认定?于是区块链公证书呼之欲出。

公证书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书,是司法文书的一种,其证明力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区块链公证书顾名思义为由公证处依当事人申请,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对于运用区块链技术存储的证据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定的公证书。

 

二、区块链公证书的功能

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公证领域具有诸多优势,如低成本、高效率、稳定性等特点。公证机构提供法律服务以保障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其来源的合法性作出认定。据了解,其在认定证据关联性方面也有所建树。此外,公证处对证据的认定全过程应当履行保密义务,这也正好弥补了区块链保密性不足的缺陷。

据相关媒体报道区块链公证书使用时,办证人可以通过扫描纸质公证书上的二维码核实公证书内容信息,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纸制文档造假、纸制钢印造假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信息不对称下公证书的核验效率。

总之,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公证领域,可以将区块链的价值与公正的价值相结合,提高法制效率,节约了公证成本,同时提高了公证的准确性与效率,为诉讼以及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和极大的便利。   

 

三、前瞻区块链公证书的应用前景

每项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大量案例的积累以及不断地实践与再实践才能逐渐发展成熟。目前,区块链公证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但是鉴于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区块链公证书的前瞻展望则很有意义。

1、区块链公证书应用的法律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8年9月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7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9月7日起施行。《规定》第十一条提到,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这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区块链技术电子存证进行法律确认。

早在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确认区块链电子存证法律效力,这也被认为是我国司法领域首次确认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

以区块链技术存储的证据在法律规定方面得到肯定,为区块链公证书的出现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应用

2018年9月14日,“知识产权原创保护区块链公证”应用在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应用由公证机构自主搭建,是国内首个将区块链技术与公证制度相结合的公证法律服务创新应用。

2017年6月,由福建、北京、广州、南京、重庆、西安等地16家国内规模较大的公证机构作为首批发起人,发起建设了我国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证专有云”,并共同委托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关技术研发与区块链应用开发。

区块链公证应用、公证专有云的出现为区块链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应用带来了曙光。目前,俄罗斯官方机构已经搭建了区块链知识产权平台“IPChain”,该平台集合确权、维权、知识产权交易为一体,用户只需要按照操作步骤,与网站运营主体签署协议、将自己制定的知识产权成果规则发布在网站等,即可实现知识产权确权,同时,该平台还提供交易服务,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流通,实现利益最大化。据了解,我国也在积极探索与部署类似网站,有望在确权与维权等方面利用区块链进行公证。

可见,区块链公证书在知识产权方向的落地使用也非常有希望。

3、在遗嘱信托方面的应用

遗嘱的形式包括口头遗嘱、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有效的遗嘱除应当具备实质要件外,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形式要件,如公证遗嘱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办理,需要准备财产凭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录音遗嘱中,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等要求。

遗嘱对形式的合法性要求非常高,当事人立遗嘱通常是为了处置房屋、车辆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财产,且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才发生效力,一旦在遗嘱见证、公证过程中出现效力问题,将可能为当事人带来较大的经济影响。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审理的一起遗嘱继承纠纷再审案件中,两位申请人均主张公证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立遗嘱人签字错误,不是本人签字,因此不认同一审、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审理过程中市高院查明事实,并根据公证机关留存的相关法律文件,最后认定该公证遗嘱有效。诚然,全国各地因遗嘱程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而区块链公证书如果出现将有望将这一风险降到最低。 

区块链公证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拥有一定的法律基础、行业基础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区块链公证书的诞生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以及无数人努力的结果,是将技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一个必然。其将区块链价值与公证的价值相结合,为司法领域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在国内外区块链应用不断落地的洪流中,在司法机关及公证机构不断努力的浪潮下,未来区块链公证书的广泛应用令人期待。

 

关于作者:

陆阳,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金融科技部主任,高级联席合伙人。荣获IFC1000互联网千人会“2016年度互联网金融十大律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PPP智库”专家。“2015年度新三板新锐人物奖”。擅长金融领域新型业态法律方案设计。

最后

以上就是大意钢铁侠为你收集整理的区块链公证书的诞生与应用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区块链公证书的诞生与应用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