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计算机网络——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推荐课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E411D78Q/?p=4
1.时延
时延(delay或latency)是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的组成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
由发送时延的公式可以看出,对于一定的网络,发送时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发送帧长成正比,与发送速率成反比。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 km/s。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输速率比在自由空间要略低一些。传播时延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
排队时延
等待输出/输入链路可用。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通信很大时会发生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相当于排队时延无穷大。 -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
2.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s) ✖ 带宽(bit/s)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
3.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4.利用率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空闲信道的利用率为零。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是越高越好,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这里可以想象成公路上车流量很大时,某些地方就会出现拥堵,因此 行车需要的时间就会增加。
最后
以上就是暴躁耳机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