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现代白云,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五层模型以及数据单元,计算机网络OSI模型、TCP/IP模型与5G协议,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一、 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了七层。这七层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1 七层模型的功能

分层

功能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压缩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的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七层模型中的不同的每一层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是他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紧密配合,使网络空间得以正常运行。

1.2 七层模型每层的定义与解释

90a0588360796aa1b8ce53a9df49360a.png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属于应用层面;

传输层和网络层属于逻辑层面;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属于硬件层面。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对点的通信,可以理解为主机对主机的通信。

传输层的通信则为端对端的通信,可以理解为同一软件在不同终端上的通信。

注意:IP地址可变更,而MAC地址具有唯一性,不可变更。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OSI七层模型逐渐被TCP/IP五层模型所取代,即将OSI七层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成应用层。如下图所示:

482064a2671f47ddde3fb4851946e0e9.png

二、5G协议

三种协议族:(TCP、UDP、IP)

622cf954b992e39ae3ec2858f0a5b778.png

三、各层的PDU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传输层

数据段

网络层

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物理层

比特流(Bits)

3d0613773cf8e3c4e2506750403fc91d.png

四、传输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1.1 封装过程

因每一层的传输数据单元不同,所以需要封装TCP报文头部,以此使下一层能够看懂识别。

传输层:传输层有TCP/IP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UDP协议传输效率更高。所以,上层数据到达传输层后需要封装TCP头部或者UDP头部。

网络层:同理,上层数据到达这里需要封装IP头部。

TCP/IP定义了网络互联协议(IP)(英文是Internet Protocol)。而IP又由四个支撑协议组成: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和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数据链路层:同理,上层数据到此需要封装MAC头部。

物理层:到达物理层就直接由计算机通过信号接收了。

下图就是封装的过程:

e038b07eb71931b34c92adb47eb029e9.png

1.2 解封装过程

解封装就是将封装过程逆向进行,这边就不赘述了。可以通过下图直观了解。

下图为解封装过程:

e40ef680c5a0f66ad012c99f5112b3ad.png

最后

以上就是现代白云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五层模型以及数据单元,计算机网络OSI模型、TCP/IP模型与5G协议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五层模型以及数据单元,计算机网络OSI模型、TCP/IP模型与5G协议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