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俏皮火龙果,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ArrayList中的Iterator详解,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每个实现Iterable接口的类必须提供一个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Iterator对象,ArrayList也不例外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返回的是一个Itr类的对象,接下来我们来看它的部分源码

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 指向下一个要被迭代的元素
int cursor;
// 指向当前元素
int lastRet = -1;
// 将modCount赋值给expectedModCount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这里主要先看一下一个重点,modCount

modCount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次数,每次对ArrayList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

Fail-Fast 机制
modCount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迭代过程中通过List的方法(非迭代器)改变了原集合,导致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从而提前抛出并发修改异常,注意是“提前“,这可能也是Fail-Fast机制命名的由来。在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提前抛出异常终止操作,如下: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arrayList.add(i);
}
Iterator iterator = array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arrayList.remove(1);
iterator.next();
}

这段代码最终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原因是因为,在迭代器进行遍历的时候,如果 iterator.next()选择了需要遍历的下一个目标时(假设这个目标为坐标3的数),

我却调用了arrayList.remove(1)将坐标1给删了,那么这时候它就会遍历成原本坐标为4的数字4,却没有遍历数字3了,如果是LinkedList,会直接找不到目标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modCount赋给迭代器的 expectedModCount。在迭代过程中,判断 modCount 跟 expectedModCount 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通过其他方法修改了 ArrayList的结构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为什么说是其他方法呢?因为Iterator的remove方法和ArrayList的不一样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rrayList.this.remove(lastRet);
cursor = lastRet;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x)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它在每一次删除之后都会将cursor(下一项)的位置设置为当前位置,也就是将cursor往前移动了一位,之后再将modCount赋值给expectedModCount使它们保持相等。


这样就不会产生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了

最后

以上就是俏皮火龙果为你收集整理的ArrayList中的Iterator详解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ArrayList中的Iterator详解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