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勤奋小甜瓜,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foreach循环详解,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最近再看《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看到”集合处理”这块,要求“不要在 foreach 循环里进行元素的 remove / add 操作。 remove 元素请使用 Iterator
方式,如果并发操作,需要对 Iterator 对象加锁”。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根据他留下的问题演示了一下反例中的代码,结果是:当把“1”换成“2”时候,程序就抛异常了。“1”的时候没有出问题。于是研究了一番。

分析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foreach它其实是迭代器Iterator的语法糖,所以,用foreach来循环集合
其实就是获取集合的迭代器然后通过迭代器的API来实现对集合的遍历的。

看一下Iterator的API,了解一下它的执行过程。


/**
* An optimized version of AbstractList.Itr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 index of next element to return
int cursor;
// index of last element returned; -1 if no such
int lastRet = -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1)
return cursor != siz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E next() {
//(2)
checkForComodification();
//(3)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sor = i + 1;
return (E) elementData[lastRet = i];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rrayList.this.remove(lastRet);
cursor = lastRet;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x)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Override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consum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consumer);
final int size = ArrayList.this.size;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
return;
}
final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while (i != size &&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consumer.accept((E) elementData[i++]);
}
// update once at end of iteration to reduce heap write traffic
cursor = i;
lastRet = i - 1;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分析反例中的foreach执行过程

注意:(1),(2),(3)分别代表上面代码行后面注释的方法。

  1. 首先方法(1)判断是否有元素可以迭代?size=2,cursor=0,所以返回true。
  2. 接着执行方法(2),这里执行主要分2步:1)保存当前指针值。然后指针cursor后移一步,此时cursor=1。2)返回保存的指证值对应的元素,即返回元素“1”。
  3. 然后进入到if判断,执行list.remove(item);
  4. 执行集合的remove方法,产生2个变化:1)集合的size变了,size=1。2)ArrayList里有个计数器modCount,表示这个集合被修改的次数。每次集合结构上的修改,都会在modCount上+1。此时modCount=3。
  5. 一个遍历完,再方法(1)判断是否迭代。此时,size=1,cursor=1。所以返回false。循环终止。

这就是反例中的代码大概的执行过程。那好,为什么把“1”换成“2”就出错,同样地,我们按上的过程去分析两次代码执行的差异。

  1. 首先方法(1)判断是否有元素可以迭代?size=2,cursor=0,所以返回true。
  2. 接着执行方法(2),这里执行主要分2步:1)保存当前指针值。然后指针cursor后移一步,此时cursor=1。2)返回保存的指证值对应的元素,即返回元素“1”。
  3. 然后进入到if判断,不走if里的代码,所以size=2;
  4. 接着方法(1)去判断。cursor=1,size=2,所以返回true。接着遍历。
  5. 执行方法(2),cursor=2,返回元素“2”。
  6. 然后进入到if判断,执行list.remove(item);
  7. 依然是2个变化:size=1,modCount=3。
  8. 再方法(1)判断是否迭代。此时,size=1,cursor=2,返回true。
  9. 重点来了: 执行方法(2),进入方法(3),此时,modCount=3,expectedModCount=2,所以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这就是产生错误结果的原因了。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中做的工作就是比较expectedModCount和modCount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认为还有其他对象正在对当前的List进行操作,那个就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执行list.remove(item)方法,会使modCount+1,但是迭代器里的expectedModCount却没变。这就是产生异常的根本原因。所以,阿里规范中要求“remove元素请使用Iterator的remove()方法”,执行这个remove()方法,会主动同步一下expectedModCount和modCount,使其保持一致。就可以避免异常的发生。

总结

  1. 复习了一下迭代器Iterator遍历集合的过程以及底层原理实现。巩固基础知识。
  2. 最好不要在集合遍历的过程中修改集合的结构。

最后

以上就是勤奋小甜瓜为你收集整理的foreach循环详解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foreach循环详解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7)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