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百度空间跟ecom不一样,是个花钱而非挣钱的部门,注重娱乐性。如果面试官询问相关的体会,或者问对于测试的理解,该怎么回答呢?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总结测试共有的特点,下文对此进行讨论。
========================================
先简单介绍一下测试的内容:
项目评审:讨论项目可行性与工作量,订下排期。测试的排期不能因为开发的延迟而压缩,要做到保证产品质量。
功能测试:基本上就是单个功能、多功能混合的使用。大多数是黑盒测试,但如果发现了问题,抓包、查log等方式进行问题定位,到详细代码部分的话,就有可能变为白盒测试。测试用例、边界值、编码问题等等(我做过不少)
安全性测试:举例:web页面的功能,要考虑敏感词、黄反图片、xss攻击等
性能测试:进行一定强度的接收请求测试。关注的是测试值,有指标,注重系统负载、反应速度等。
压力测试:考虑极限情况、复杂情况下的接收能力,关注的是系统、模块的稳定性。(俊俊做过)
Code Review:分析开发代码,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以此借鉴。(听过多次总结)
========================================
在面试百度空间的时候,强哥问了一个问题:在同一台机子上,用两个浏览器打开同一个页面,如果它们的显示结果不一样,会有哪些原因?我把自己的回答总结如下:
1.两次请求的处理服务器不同(在服务器进行同步的间隙中间)
2.请求同一台处理服务器,但间隔了一个刷新过程(和第一个情况类似)
3.网络拥塞问题
4.浏览器编码方式不同
5.浏览器flash版本不同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这个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这是我在最近的一次串讲中体会到的。1、2两点都是rd(后端开发)所要明白的业务逻辑,4、5是fe(前端开发)要明白的东西,但所有的这些,qa(测试)全都要清楚。
开发人员往往只了解并且只关心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而测试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必须了解得更多。或许不用自己写代码,但通读相应的产品线前、后端代码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测试由于涉及到了多个模块间的交换,必须注重整个系统框架设计的逻辑与流程,强调多而全。
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很简单的一句话:开发者需要自测程序,但不能作为最终的测试者。后端测试,需要研读代码进行Code Review,代码量并不小。实际的开发中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要求艰深的算法技巧,而是清晰的对基本函数使用的细节把握。就好比strcpy没有snprintf安全,buf要开的足够大,指针一定要判空这类的情况。而前端测试,除了进行基本的功能测试等,还要以用户的视角对产品进行审视和使用。质量并不仅仅是能用,还要好用。
维护测试环境。这一点的体会非常深刻……经常会在测试机中没问题的功能,在线上却会出问题,或者是测试机中无法使用某功能,之类之类。测试环境是测试者的基本,保证了在真正上线前能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而维护这个环境是测试者的职责。相应地,就需要对线上系统进行熟悉与负责。重复此前的一点,测试人员必须注重整个框架,不要局限于每一个单一的功能。
=======================================
某天下午突然想到的。先写到这,内容待补充吧。
最后
以上就是紧张微笑为你收集整理的对测试职位的理解【cs】-- 间断性更新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对测试职位的理解【cs】-- 间断性更新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