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清新网络,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Spark调优,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1、开发Spark项目的经验准则

   (1)尽量少生成RDD;

   (2)尽量少对RDD进行算子操作,如果有可能,尽量在一个算子里面实现多个功能;

   (3)尽量少使用发生Shuffle操作的算子,如GroupByKey、ReduceByKey、SortByKey;

   (4)无论什么功能,性能第一;

   (5)对于Accumulator这种分布式累加计算的变量的使用,在从Accumulator中获取数据插入数据库时,一定要在action操作之后;

2、Spark项目开发流程:

   数据调研 --> 需求分析 --> 技术方案设计 --> 数据库设计 --> 编码实现 --> 单元测试 --> 本地测试 --> 性能调优 --> Troubshoting --> 数据倾斜解决

3、常规性能调优:

3.1、分配更多资源

   性能和速度的提升在一定范围内和运算资源成正比

   (1)分配哪些资源?

    executor | cpu per executor | memory per executor | driver memory ......

  
  
  • 1

   (2)在哪分配资源?

   - spark_submit
   - class wordCount
   - num-exector n            配置executor的数量(50 - 100)
   - driver-memory  100m      配置driver的内存大小(影响不大| 1-5G)
   - executor-memory 100m     配置每个executor能使用的内存大小(5 - nG)
   - exceutor-cores n         配置每个exceutor的cpu core数量
   /path/wordConut.jar

  
  
  • 1
  • 2
  • 3
  • 4
  • 5
  • 6
  • 7

   分配更多executor和cup个数可以增大task并行度,增大内存对cache、shuffle和task任务执行的GC有益;

   通过sparkconf.set(“spark.cores.max”,n)可以限制每个作业能够使用的cpu core总数量,负责作业默认使用全部的CPU;

   (3)应该调节到多大?

   尽量调节到最大资源(可以使用的资源|exceutor数量、executor内存),假如拥有20台机器(每台2个CPU、4G内存),则共有80G内存、40个CPU,如果使用StandAlone模式,则可以启动20个executor,每个executor分配2个CPU,4G内存;如果共有500G内存和100个CPU,则可以尝试启动50个exceutor,平均每个executor2个CPU、10G内存(Yarn调度模式)。

3.2、调节并行度

   并行度就是指Spark作业中,每个Stage的task数量,就是Spark作业在各个阶段(Stage)的并行度(Spark作业中每个action触发一个job,每个job内的shuffle操作会将job拆分成多个Stage)。

   (1)合理的设置并行度,可以充分利用集群资源,且减少每个task处理的数据量;

   (2)task数量至少设置成与Spark application的总CPU核数相同;

   (3)官方推荐task数量设置为cou core数量的2-3倍,原因是某些task运行的比较快,剩余的task运行过程中,已经运行完的task的cpu core便会空闲,但不会被Spark application释放,因此如果设置为cou core数量的2-3倍,可以让空闲出来的cpu继续执行任务,从而提升性能。

   (4)如何设置Spark application的并行度:

       sparkConf.set("spark.default.parallelism" , "500");

  
  
  • 1

   这种并行度设置,只会在没有使用SparkSQL的那些Stage生效,如果想调节SparkSQL的并行度,则可以通过 spark.sql.shuffle.partions调节。

3.3、RDD重构以及RDD持久化

   (1)默认情况下,多次对一个RDD算子执行算子去获取不同的RDD,都会对这个RDD以及之前的父RDD全部重新计算一次;

   (2)尽量复用RDD,功能差不多的RDD,可以抽取为一个公共的RDD;

   (3)公共RDD一定要持久化,将RDD的数据缓存到内存/磁盘;

   (4)将持久化数据进行序列化,避免OOM;

   (5)考虑数据的高可靠性,如果内存充足,可以使用双副本机制进行持久化.

3.4、广播大变量

   如果task使用大变量(如存储大量数据的map集合),将会导致性能受损,可以尝试将大变量广播出去;

   (1)默认的task执行算子过程中,每个task都会获取一份外部变量的副本,可能会增大网络传输开销(副本发送)、增大磁盘IO开销、序列化导致内存值不足 、频繁GC导致Spark作业暂停运行(task创建对象,堆内存放不下);

   (2)BlockManager 负责管理每个Executor对应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BlockManager也许会从Driver上获取变量副本,也可能从距离较近的executor的BlockManager获取;

   (3)广播变量在Driver上有一份初始副本,task在运行时如果需要使用变量副本,会首先在本地executor对应的BlockManager中获取,若本地没有,则从Driver或者其它executor拉取并保存到本地;

   (4)使用广播变量后,不会每一个task拥有一份变量副本,而是每一个executor一份副本;

   (5)广播变量默认使用的最大内存可以设置为 ExecutorMemeory*60%*90%*80%。

3.5、使用Kryo序列化

  (1)Spark内部默认使用java序列化机制,好处在于处理简单,但是效率不高,并且会占用更多空间、速度慢,Spark默认支持Kryo序列化,性能更好。

  (2)当Spark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据,或者将数据溢写到磁盘,Spark会将数据序列化,Kryo序列化机制启用后生效的几个地方:

       -- 算子函数中使用外部变量
       -- 持久化RDD时进行序列化
       -- Stage之间的数据Shuffle

  
  
  • 1
  • 2
  • 3

  (3)使用Kryo序列化机制,需要注册自定义类

       sparkConf.registerKryoClasses(new Class[]{***.class});

  
  
  • 1
3.6、使用 FastUtil 优化数据格式

  Fastutil是java标准化集合框架(Map,List,Set)的类库扩展以及替代品,可以减小内存占用并提供更快的查询速度,Spark使用FastUtil的场景:

   (1)如果算子函数中使用了外部变量,第一步可以广播变量,第二步可以使用Kryo序列化机制,第三步如果是较大的数据集合可以使用fastutil进行重写;

  (2)Task要执行的计算逻辑里,有较大的集合时可以使用fastUtil,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内存占用,避免频繁GC;

3.7、调节数据本地化等待时长

   (1)本地化级别

       Process_local  
       Node_local  
       No_pref  
       rack_local   
       Any

  
  
  • 1
  • 2
  • 3
  • 4
  • 5

  (2)参数调节

       spark.locality.wait.process
       spark.locality.wait   调节数据本地化等待时长   sparkConf.set("spark.locality.wait","10")
       spark.locality.node
       spark.locality.wait.rack

  
  
  • 1
  • 2
  • 3
  • 4

4、JVM调优:

4.1、调节Cache操作的内存占比

  (1)JVM内存不足会导致

        ①频繁minorGC,导致Spark作业频繁停止工作
        ②老年代囤积大量短生命周期对象,导致频繁fullGC,Spark作业长时间停止工作
        ③严重影响Spark作业的性能和运行速度

  
  
  • 1
  • 2
  • 3

  (2)Spark作业运行过程中,对内存被划分为两块,一块用来给RDD的Cache、Persist操作进行RDD数据缓存,另外一块用来存储Spark作业算子函数创建的对象和运算;

   (3)默认60%内存给Cache操作,如果在某些情况下Cache对内存的要求不是很大,而task算子函数中创建的对象过多导致频繁GC(可以通过Spark UI查看Yarn界面,查看Spark作业的运行统计,从而找到每个Stage的运行情况,包括每个task的运行时间、gc时间等),可以通过降低Cache内存占比的方式,给task更多的运算空间,从而避免频繁GC;

  (4)sparkConf.set("spark.storage.memoryFraction","0.4");

4.2、调节executor堆外内存与连接等待时长

  (1)有时候Spark作业处理时会报错如:shuffle file cannot find 、 executor lost 、 task lost 、 OOM ,则有可能是因为executor的堆外内存不够用导致内存溢出,也可能导致后续的Stage的task在运行时从别的executor拉取shffle map output文件,但因为executor已经挂掉了,关联的BlockManager也没有了,所以会出现shuffle file cannot find 、 executor lost 、 task lost等报错;

  (2)可以通过参数调节executor的堆外内存大小来解决上述问题

-- conf spark.yarn.executor.memeroryOverhed=2048 针对基于yarn的提交模式

   在spark的启动指令中添加参数,默认情况下堆外内存大小为三百多MB,可调节为1G2G4G…,可以避免某些JVM OOM问题,同时让Spark作业有较大性能提升;

  (3)调节连接等待时长

  当某个executor的task创建的对象特别大,频繁的让JVM内存溢满进行垃圾回收,作业将停止工作无法提供相应,当下游的executor尝试建立远程网络连接拉取数据,可能会因为超过默认的60s而失败,因此导致Spark作业崩溃,也可能导致DAGSecheduler反复提交几次stage,taskScheduler反复提交task,大大延长了作业时长;

  可以通过参数调节等待时长,从而避免文件拉取失败: --conf spark.core.connection.ack.wait.timeout = 300 ;

5、Shuffle调优:

  Spark的一些算子会触发shuffle,比如GroupByKey、ReduceByKey、CountByKey、Join等;

	 GroupByKey会把分布在集群各节点上的数据中同一个key对应的values集中到同一个节点的一个executor的一个task中进行分析处理 --- <Key,Iterable<Value>>;
     ReduceByKey对values集合进行reduce操作,最终变为一个value;
     Join只需要两个RDD的Key相同,就会分发到同一个节点的executor中的task中;
     ......

  
  
  • 1
  • 2
  • 3
  • 4
5.1、开启consolidation机制(针对HashShuffle)(效果明显)

  (1)Shuffle中的写磁盘操作,基本就是shuffle中性能消耗最大的地方,Shuffle前半部分的task在写入磁盘文件之前,都会先写入一个内存缓冲,再溢写到磁盘文件,而且Shuffle的前半部分Stage的task,每个task都会创建下一个Stage的task数量的文件;

  (2)可以开启Hash Shuffle的文件合并机制,从而在map端就将文件进行合并,避免产生大量小文件,此机制只适用于HashShuffle,如果不需要SortShuffle的排序机制,除了SortShuffle的Bypass机制,也可以开启HashShuffle并启用文件合并机制;只有并行执行的task会创建下一批task个数的文件,下一批task个数相同的并行的task会复用已有的输出文件,但多批task同时执行,是不能复用输出文件的;

   (3)sparkConf.set.("spark.shuffle.consolidateFiles","true");

    合并输出文件对Spark作业有哪些影响?

        ①map task 减少,磁盘IO减少;
        ②网络传输性能消耗减少;

  
  
  • 1
  • 2
5.2、调节Spark Shuffle ShuffleMapTask阶段内存缓冲大小和ShuffleReduceTask阶段内存占比(效果不明显)

  (1)spark.shuffle.file.buffer   默认32kb    map端内存缓冲可能会引起频繁Spill和磁盘IO消耗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默认0.2    reduce端聚合内存比例过小可能会导致频繁磁盘文件读写;

  (2)默认shuffle的map task,在将数据输出到磁盘文件之前,会统一先写入每个task关联的内存缓冲区,默认大小为32kb,当缓冲区满了才会进行spill操作,如果文件很大,将会导致多次磁盘写操作,如果reduce端内存不够用,也可能会导致频繁的spill;

  (3)查看Spark UI,如果每个task的shuffle write和shuffle read很大,则可以考虑进行相应调优;

        spark.shuffle.file.buffer 每次增加一倍  32kb -> 64kb -> 128kb ...
        spark.shuffle.memoryFraction 每次增加0.1  0.2 -> 0.3 -> 0.4 ...

  
  
  • 1
  • 2
5.3、HashShuffleManager和SortShuffleManager

  (1) “spark.shuffle.manager” --> “hash” | “sort” | “tungsten-sort”

  (2) HashShuffleManager和SortShuffleManager的不同:

 	①SortShuffleManager会对reduce task要处理的数据进行排序;
 	②SortShuffleManager会避免像HashShuffleManager一样创建多份磁盘文件,一个task只会写入一个磁盘文件,不同的reduce task的数据用offset来划定界限;

  
  
  • 1
  • 2

  (3) tungsten-sort和sort机制差不多,但由于自己实现了内存管理机制,性能有较大提升,可以避免一些OOM、GC等内存相关的异常;

  (4)SortShuffle可以通过开启Bypass机制限制排序机制,即当输出文件个数小于某个设定值时不会触发排序机制;

6、算子调优

6.1、使用mapPartitions提升map操作的性能

  Spark中每个Task处理一个RDD的Partition,如果是普通的map,加入partition内有100w条数据,那么task的map函数的fuction要执行和 计算100w次,如果使用mapPatitons,则一个task仅执行一次fuction(一次接收整个partiton的所有数据),效率比较高;相比较来说,map函数可以通过GC回收掉已经使用过的内存,但是mapPartitions因为一次传入大量数据,容易导致OOM,所以比较适用于数据量不是很大的场景,所以在实际开发中应估测一下Partition的数据量和每个executor的内存资源。

6.2、filter之后使用coalesce减少分区数量

  默认情况下经过filter之后,RDD的每个Partition的数据量将会变的不均匀,所以可能会有一些数据量较小的partition单独启动一个task进行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导致数据倾斜;coalesce算子主要就是在filter之后针对每个partition进行压缩,减少partiton数量从而让每个partion的数据量更加均匀;repartiton算子其实就是第二个参数为true的coalesce算子的实现;

6.3、使用repartition解决SparkSQL低并行度的性能问题

  并行度可以通过参数自定义: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一般调节为application总CPU个数的2-3倍
       textFile(path,n)                    传参时第二个参数n可以指定partition数量

  
  
  • 1
  • 2

  当SparkSQL读取Hive表对应的HDFS文件的block,可能会因为block数量少而导致并行度较低,而spark.default.parallelism参数只能对除SparkSQL意外的算子生效,如果需要增加并行度,则可以使用repartiton算子进行重分区以提高并行度。

6.4、使用foreachPartition优化写数据库性能

  foreach对于每条数据都会建立和销毁数据库链接,并发送和执行多次SQL,对于性能消耗较大,在实际开发中,可以使用foreachPartion函数来进行数据库写操作,对于一个partion只会建立一次数据库连接,并且只需要向数据库发送一次SQL和多组参数,但因为一次对整个partiton进行操作,所以可能会引起OOM问题,需要估算一下数据量。

6.5、使用reduceByKey实现本地聚合

   reduceByKey相较于普通shuffle,会进行一次map端本地聚合,在map端给每个stage的每个task创建的文件输出数据之前,会进行本地聚合,所以使用reduceByKey算子后map端数据量会减少,从而也会减少磁盘IO和磁盘空间占用,也会降低网络传输消耗,reduc端数据缓存的内存占用也会降低;reduceByKey适用于要实现类似于wordCount程序一样的对每个key对应的value进行数据计算的场景,也适用于一些字符串拼接等较为复杂的使用
场景;

7、TroubleShooting

7.1、控制shuffle reduce端缓冲区大小以避免OOM

  (1) reduce端task会拉取map端的一部分数据放在缓冲区,再在executor分配的内存中进行聚合操作,reduce端的缓冲区默认大小为48MB;

   (2) 有时map端数据量非常大,从而导致写出数据较多,reduce端的缓冲区被填满,函数拉取缓冲区内数据进行处理,创建的大量对象来不及回收会导致OOM,所以可以适当减小缓冲区大小,从而使内存可以被及时回收;

   (3) 如果整个Spark application的内存支援比较充足,而且map端的输出数据量不是很大,则可以考虑加大缓冲区大小,以减少reduce task的拉取数据的次数,从而减少网络性能消耗和reduce端聚合操作执行次数;

   (4) sparkConf.set("spark.reducer.maxIInFlight","48");

7.2、解决JVM GC导致的shuffle文件拉取失败的问题

   (1)spark.shuffle.io.maxRetres默认值为3 shuffle文件拉取不到,最多重试次数spark.shuffle.io.retrywait 默认值5s 每次拉取的等待时长,如果重试次数为3,则3*5秒之后会报错–shuffle file not find;

  (2)可以通过对两个参数进行预调节,从而尽量保证第二个stage的task能一定拉取到上一个stage的输出文件,最多可以接受一个小时,因为full gc不可能一个小时都没结束;

7.3、Yarn队列资源不足导致application直接失败

  (1)当基于Yarn提交作业,可能会存在两个同样的任务导致内存资源不足,从而可能会导致两种情况:

       ①Yarn发现资源不足,直接Fail;
       ②Yarn发现资源不足,后来的作业一直等待第一个作业运行完成后执行;

  
  
  • 1
  • 2

  (2)解决方案:

       ①在J2EE系统中限制Spark作业的提交个数;
       ②分两个调度队列分别运行,避免小作业被大作业阻塞;
       ③无论如何都只同时运行一个作业并给与最大内存资源;
       ④在J2EE系统中使用线程池对作业进行调度管理,一个线程池对应一个资源队列,线程池的容量设为1;

  
  
  • 1
  • 2
  • 3
  • 4
7.4、解决各种序列化导致的报错

  (1) 算子函数中,如果使用到了外部的自定义类型的变量,则自定义的变量必须是可序列化的;

  (2) 如果要将自定义的类型作为RDD的元素类型,那么自定义类型也需要是可序列化的;

  (3) 不能在上述情况下,使用一些第三方的不支持序列化的类型,如数据库的链接类Connection conn;

7.5、解决算子函数返回NULL导致的问题

  有些算子函数需要有一个返回值,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不需要返回值,如果直接返回null则可能会报错 – scala.Math(null) exception,解决办法为:返回一些特殊值,比如 “-999”,然后算子获取RDD后将"-999"数据过滤掉,最后使用coalesce算子压缩partition数目,以提升性能;

7.6、解决Yarn-client模式导致的网卡流量激增问题

  spark在yarn-client模式下,Application的注册和task的调度是分离开的,driver启动在本地,需要频繁的和yarn集群上运行的的多个executor的每个task进行网络通讯,如果task较多,则可能导致本地机器网卡流量激增,yarn-client一般用于测试工作,便于查看log和trouble shooting,生产环境中应采用yarn-cluster模式,该模式driver运行在集群上,所以网卡流量激增问题也不会发生;

7.7、解决yarn–cluster模式的JVM内存溢出无法执行问题

  有时运行作业会出现本地client模式测试成功,但是cluster模式报出JVM 永久代(Permgen)溢出的错误,是因为本地client模式默认内存大小为128MB,但是cluster模式默认为82MB,可以在提交Spark作业时设置永久代内存大小:

     -- conf spark.driver.extraJavaOptions =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256MB"

  
  
  • 1
  • 2

  如果是栈内存溢出,则可能是因为SparkSQL使用 “or” 过多,需要将SQL语句进行优化拆分;

7.8、错误的使用持久化和checkPoint

   (1) 正确的使用持久化的方式

        var usersRDD;
        ①usersRDD = usersRDD.cache();
        ②val cacheUsersRDD =  usersRDD.cache();
        如果直接用usersRDD调用cache算子,而不用对象接收,则会报file not find的错误;

  
  
  • 1
  • 2
  • 3
  • 4

   (2)checkPoint的使用方式:

       第一步:设置checkPoint目录  sc.setCheckPointDir("path");
       第二步:对RDD执行checkPoint算子  rdd.checkPoint();

  
  
  • 1
  • 2

   (3)checkPoint是将RDD的数据持久化一份到容错系统(HDFS),如果cache失效,则checkPoint作为数据备份;

8、数据倾斜

8.1、如何定位数据倾斜问题?

  数据倾斜的发生基本是因为shuffle操作引起,可以通过查看代码中有哪些会触发shuffle的算子(如groupByKey、reduceByKey、 countByKey、join),也可以看log日志文件,看哪些代码导致了OOM或者哪个Stage拖后腿。

8.2、聚合源数据(重剑无锋)

  (1)通过groupByKey和reduceByKey算子可以对数据进行聚合操作,也可以在hive etl中使用reduceBykey函数将values聚合;

   (2)数据倾斜即某个key对应大量的数据,可以直接对values进行预聚合从而减少数据量,比如按照key进行分组,将key对应的所有values全部用一种特殊的格式拼接到一个字符串里面(比如"key=sessionId,value : name=tom|age=22|sex=男"),处理之后每个key对应一条数据,在Spark程序中不再需要执行groupByKey+map操作,可以直接对每个key对应的value进行操作,从而也避免了shffle,所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倾斜。

  (3)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可能没法对每条key对应的数据进行聚合,可以放粗粒度(比如数据内包含了几个城市、几天、几个地区的数据),则可以按照城市粒度进行聚合,同样也可以减轻数据倾斜问题。

  (4)过滤导致数据倾斜的key: 如果可以接受某些数据在作业中被舍弃,则可以选择在hive中过滤掉某些导致数据倾斜的key,从而也不会影响业务需求。

8.3、提高shuffle操作并行度(如果前面的方案都不适用,则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1)将reduce task数量变多,就可以让每个reduce task分配更少的数据量,甚至解决数据倾斜问题;

  (2)可以在shuffle操作的算子中传入一个数字参数,从而提高并行度(如groupBeyKey、countBeyKey、reduceBeyKey),但是提高并行度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倾斜问题,治标不治本,只是尽可能的缓解和减轻shuffle中reduce task的压力。

8.4、使用随机key实现双重聚合

  (1)使用场景:

           groupBeyKey、reduceBeyKey

  
  
  • 1

   先将key打散,将原来一样的key随机加上前缀从而将其分成多个组,然后针对多个组进行key的局部聚合操作,然后再去除key的前缀进行全局聚合;

8.5、将reduce joiin转换为map join

  (1)reduce join会发生shuffle操作,可以将原本两个RDD中的一个广播出来,然后进行map操作;

  适用于哪种情况?

  如果两个RDD要进行join,其中一个RDD较小,可以将小的RDD广播出去,小的RDD便会在每个executor的Blockmanager中驻留一份,从而避免了数据倾斜,如果两个Rdd都比较大则不适合采用这种方案进行处理;

  (2)这种方法不止适用于数据倾斜问题,即使没有数据倾斜发生,也可以避免shuffle操作从而提升性能。

8.6、sample采样倾斜key进行两次join

  (1)方案思路:关键在于将发生数据倾斜的key单独拉出来放到一个RDD中,然后利用这个RDD和其它的RDD单独进行join操作,从而将key对应的数据分散到多个task中进行join操作,避免了所有倾斜Key混在一个RDD中导致只有一个RDD发生数据倾斜;

  (2)什么时候适用这个方案?

  在join操作时一个或少数几个key对应的数据特别多(可以用countBeKey计算每个key对应的数据个数),如果导致数据倾斜的key过多,则不适用这种方案。

8.7、使用随机数以及扩容表进行join

  (1)实现步骤:

  ①选择一个RDD要用flatMap进行扩容,将每条数据映射为多条数据,每个映射出来的数据,都带有一个n以内的随机数作为key的前缀,一般情况下n取值10;
  ②将两外一个RDD做普通的map操作,每条数据都打上n以内的随机数作为前缀;
  ③最后将两个处理后的RDD进行join操作。

   (2)局限性:因为两个RDD都比较大,所以无法将某个RDD扩容到特别大,一般为10倍,而且数据倾斜只是减轻和缓解并不能彻底解决数据倾斜问题;

8.8、自定义Partioner将数据进行自定义分区
                                </div>

最后

以上就是清新网络为你收集整理的Spark调优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Spark调优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