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不知道你的《第三行代码》已经读到哪里了?
有些朋友的阅读速度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我记得在《第三行代码》刚刚发售一周不到的时间里,竟然就有人已经读到第9章了(因为公众号后台有人回复第9章里隐藏的关键字)。现在,《第三行代码》已经出版一个月有余了,相信已经有不少朋友将全本书都看完了。
全书都看完的朋友一定知道,《第三行代码》的最后一章是带着大家一起开发了一个开源库:PermissionX。这一章的主旨是为了让你了解一个开源库整体的开发与发布过程,为了更好地演示这个过程,我想到了去写PermissionX这样一个库。
不过,书中PermissionX库的整体功能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一章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将开源库做得完善与强大,而是强调的一个开发与发布的过程。
但是后来,我觉得PermissionX确实可以做成一个真正用于简化Android运行时权限处理的库,它所存在的意义应该不仅限于书中的教学目的,而是可以真的应用到实际的项目当中,帮助大家解决处理运行时权限的痛点。
所以,后期我又对PermissionX进行了诸多功能拓展,现在已经达到对外发布的标准了,那么今天正式向大家宣布:PermissionX已经上线!
源码库地址是:https://github.com/guolindev/PermissionX
痛点在哪里?
没有人愿意编写处理Android运行时权限的代码,因为它真的太繁琐了。
这是一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你又不得不去处理的工作,因为不处理它程序就会崩溃。但如果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也就算了,可事实上,Android提供给我们的运行时权限API并不友好。
以一个拨打电话的功能为例,因为CALL_PHONE权限是危险权限,所以在我们除了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声明权限之外,还要在执行拨打电话操作之前进行运行时权限处理才行。
权限声明如下: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permissionx.app">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LL_PHONE" /> ... </manifest>
然后,编写如下代码来进行运行时权限处理:
class Main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makeCallBtn.setOnClickListener { if (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ion(thi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call() } else {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this, arrayOf(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1) } } } override fun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requestCode: Int, permissions: Array<String>, grantResults: IntArray) { super.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requestCode, permissions, grantResults) when (requestCode) { 1 -> { if (grantResults.isNotEmpty() && grantResults[0]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call()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You denied CALL_PHONE permission",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private fun call() { try { val intent = Intent(Intent.ACTION_CALL) intent.data = Uri.parse("tel:10086") startActivity(intent) } catch (e: SecurityException) { e.printStackTrace() } } }
这段代码中真有正意义的功能逻辑就是call()方法中的内容,可是如果直接调用call()方法是无法实现拨打电话功能的,因为我们还没有申请CALL_PHONE权限。
那么整段代码其他的部分就都是在处理CALL_PHONE权限申请。可以看到,这里需要先判断用户是否已授权我们拨打电话的权限,如果没有的话则要进行权限申请,然后还要在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回调中处理权限申请的结果,最后才能去执行拨打电话的操作。
你可能觉得,这也不算是很繁琐呀,代码量并不是很多。那是因为,目前我们还只是处理了运行时权限最简单的场景,而实际的项目环境中有着更加复杂的场景在等着我们。
比如说,你的App可能并不只是单单申请一个权限,而是需要同时申请多个权限。虽然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方法允许一次性传入多个权限名,但是你在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回调中就需要判断哪些权限被允许了,哪些权限被拒绝了,被拒绝的权限是否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以及是否要再次申请权限。
而一旦牵扯到再次申请权限,就引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你申请的权限被用户拒绝过了一次,那么再次申请将很有可能再次被拒绝。为此,Android提供了一个shouldShowRequestPermissionRationale()方法,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向用户解释申请这个权限的原因,一旦shouldShowRequestPermissionRationale()方法返回true,那么我们最好弹出一个对话框来向用户阐明为什么我们是需要这个权限的,这样可以增加用户同意授权的几率。
是不是已经觉得很复杂了?不过还没完,Android系统还提供了一个“拒绝,不要再询问”的选项,如下图所示:
只要用户选择了这个选项,那么我们以后每次执行权限申请的代码都将会直接被拒绝。
可是如果我的某项功能就是必须要依赖这个权限才行呢?没有办法,你只能提示用户去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手动打开权限,程序方面已无法进行操作。
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在项目中对运行时权限做出非常全面的处理,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事实上,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将权限申请这块处理得十分恰当,这也是我编写PermissionX的理由。
PermissionX的实现原理
在开始介绍PermissionX的具体用法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它的实现原理。
其实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对运行时权限处理进行封装,我之前在做直播公开课的时候也向大家演示过一种运行时权限API的封装过程。
但是,想要对运行时权限的API进行封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操作是有特定的上下文依赖的,一般需要在Activity中接收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方法的回调才行,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整个操作封装到一个独立的类中。
为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特殊的封装方案,比如将运行时权限的操作封装到BaseActivity中,或者提供一个透明的Activity来处理运行时权限等。
不过上述两种方案都不够轻量,因为改变Activity的继承结构这可是大事情,而提供一个透明的Activty则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进行额外的声明。
现在,业内普遍比较认可使用另外一种小技巧来进行实现。是什么小技巧呢?回想一下,之前所有申请运行时权限的操作都是在Activity中进行的,事实上,Android在Fragment中也提供了一份相同的API,使得我们在Fragment中也能申请运行时权限。
但不同的是,Fragment并不像Activity那样必须有界面,我们完全可以向Activity中添加一个隐藏的Fragment,然后在这个隐藏的Fragment中对运行时权限的API进行封装。这是一种非常轻量级的做法,不用担心隐藏Fragment会对Activity的性能造成什么影响。
这就是PermissionX的实现原理了,书中其实也已经介绍过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在其实现原理的基础之上,后期我又增加了很多新功能,让PermissionX变得更加强大和好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PermissionX的具体用法。
基本用法
要使用PermissionX之前,首先需要将其引入到项目当中,如下所示:
dependencies { ... implementation 'com.permissionx.guolindev:permissionx:1.1.1' }
我在写本篇文章时PermissionX的最新版本是1.1.1,想要查看它的当前最新版本,请访问PermissionX的主页:https://github.com/guolindev/PermissionX
PermissionX的目的是为了让运行时权限处理尽可能的容易,因此怎么让API变得简单好用就是我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比如同样实现拨打电话的功能,使用PermissionX只需要这样写:
class Main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makeCallBtn.setOnClickListener {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call()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拨打电话权限",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 }
是的,PermissionX的基本用法就这么简单。首先调用init()方法来进行初始化,并在初始化的时候传入一个FragmentActivity参数。由于AppCompatActivity是FragmentActivity的子类,所以只要你的Activity是继承自AppCompatActivity的,那么直接传入this就可以了。
接下来调用permissions()方法传入你要申请的权限名,这里传入CALL_PHONE权限。你也可以在permissions()方法中传入任意多个权限名,中间用逗号隔开即可。
最后调用request()方法来执行权限申请,并在Lambda表达式中处理申请结果。可以看到,Lambda表达式中有3个参数:allGranted表示是否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被授权,grantedList用于记录所有已被授权的权限,deniedList用于记录所有被拒绝的权限。
因为我们只申请了一个CALL_PHONE权限,因此这里直接判断:如果allGranted为true,那么就调用call()方法,否则弹出一个Toast提示。
运行结果如下:
怎么样?对比之前的写法,是不是觉得运行时权限处理没那么繁琐了?
核心用法
然而我们目前还只是处理了最普通的场景,刚才提到的,假如用户拒绝了某个权限,在下次申请之前,我们最好弹出一个对话框来向用户解释申请这个权限的原因,这个又该怎么实现呢?
别担心,PermissionX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可以用于监听那些被用户拒绝,而又可以再次去申请的权限。从方法名上也可以看出来了,应该在这个方法中解释申请这些权限的原因。
而我们只需要将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串接到request()方法之前即可,如下所示: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Toast.makeText(this, "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通过",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如下权限:$deniedLis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这种情况下,所有被用户拒绝的权限会优先进入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进行处理,拒绝的权限都记录在deniedList参数当中。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在这个方法中调用showRequestReasonDialog()方法,即可弹出解释权限申请原因的对话框,如下所示: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deniedList, "即将重新申请的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取消") }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Toast.makeText(this, "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通过",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如下权限:$deniedLis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方法接受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要重新申请的权限列表,这里直接将deniedList参数传入。第二个参数则是要向用户解释的原因,我只是随便写了一句话,这个参数描述的越详细越好。第三个参数是对话框上确定按钮的文字,点击该按钮后将会重新执行权限申请操作。第四个参数是一个可选参数,如果不传的话相当于用户必须同意申请的这些权限,否则对话框无法关闭,而如果传入的话,对话框上会有一个取消按钮,点击取消后不会重新进行权限申请,而是会把当前的申请结果回调到request()方法当中。
另外始终要记得将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进行声明: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permissionx.app">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AD_CONTACTS"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MERA"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LL_PHONE" /> ... </manifest>
重新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目前解释权限申请原因对话框的样式暂时还无法自定义,下个版本当中,我会加入自定义对话框样式的功能。
当然,我们也可以指定要对哪些权限重新申请,比如上述申请的3个权限中,我认为CAMERA权限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他两个权限则可有可无,那么在重新申请的时候也可以只申请CAMERA权限: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ACCESS_FINE_LOCATION)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val filteredList = deniedList.filter { it == 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filteredList, "摄像机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取消") }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Toast.makeText(this, "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通过",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如下权限:$deniedLis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这样当再次申请权限的时候就只会申请CAMERA权限,剩下的两个权限最终会被传入到request()方法的deniedList参数当中。
解决了向用户解释权限申请原因的问题,接下来还有一个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如果用户不理会我们的解释,仍然执意拒绝权限申请,并且还选择了拒绝且不再询问的选项,这该怎么办?通常这种情况下,程序层面已经无法再次做出权限申请,唯一能做的就是提示用户到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手动打开权限。
那么PermissionX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呢?我相信绝对会给你带来惊喜。PermissionX中还提供了一个onForwardToSettings()方法,专门用于监听那些被用户永久拒绝的权限。另外从方法名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醒用户手动去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打开权限。代码如下所示: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deniedList, "即将重新申请的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取消") } .onForwardToSettings { deniedList -> showForwardToSettingsDialog(deniedList, "您需要去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手动开启权限", "我已明白", "取消") }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Toast.makeText(this, "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通过",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如下权限:$deniedLis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可以看到,这里又串接了一个onForwardToSettings()方法,所有被用户选择了拒绝且不再询问的权限都会进行到这个方法中处理,拒绝的权限都记录在deniedList参数当中。
接下来,你并不需要自己弹出一个Toast或是对话框来提醒用户手动去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打开权限,而是直接调用showForwardToSettingsDialog()方法即可。类似地,showForwardToSettingsDialog()方法也接收4个参数,每个参数的作用和刚才的showRequestReasonDialog()方法完全一致,我这里就不再重复解释了。
showForwardToSettingsDialog()方法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当用户点击对话框上的我已明白按钮时,将会自动跳转到当前应用程序的设置界面,从而不需要用户自己慢慢进入设置当中寻找当前应用了。另外,当用户从设置中返回时,PermissionX将会自动重新请求相应的权限,并将最终的授权结果回调到request()方法当中。效果如下图所示:
同样,下个版本当中,我也会加入自定义这个对话框样式的功能。
更多用法
PermissionX最主要的功能大概就是这些,不过我在使用一些App的时候发现,有些App喜欢在第一次请求权限之前就先弹出一个对话框向用户解释自己需要哪些权限,然后才会进行权限申请。这种做法是比较提倡的,因为用户同意授权的概率会更高。
那么PermissionX中要如何实现这样的功能呢?
其实非常简单,PermissionX还提供了一个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只需要将它也串接到request()方法之前就可以了,代码如下所示: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deniedList, "即将申请的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 .onForwardToSettings { deniedList -> showForwardToSettingsDialog(deniedList, "您需要去应用程序设置当中手动开启权限", "我已明白") } .request { allGranted, grantedList, deniedList -> if (allGranted) { Toast.makeText(this, "所有申请的权限都已通过",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您拒绝了如下权限:$deniedLis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这样,当每次请求权限时,会优先进入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弹出解释权限申请原因的对话框,用户点击我已明白按钮之后才会执行权限申请。效果如下图所示:
不过,你在使用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时,其实还有一些关键的点需要注意。
第一,单独使用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是无效的,必须配合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一起使用才能起作用。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没有配置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我们怎么向用户解释权限申请原因呢?
第二,在使用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时,如果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中编写了权限过滤的逻辑,最终的运行结果可能和你期望的会不一致。这一点可能会稍微有点难理解,我用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一下。
观察如下代码: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 val filteredList = deniedList.filter { it == 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filteredList, "摄像机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 ...
这里在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中编写了刚才用到的权限过滤逻辑,当有多个权限被拒绝时,我们只重新申请CAMERA权限。
在没有加入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时,一切都可以按照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正常运行。但如果加上了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方法,在执行权限请求之前会先进入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而这里将除了CAMERA之外的其他权限都过滤掉了,因此实际上PermissionX只会请求CAMERA这一个权限,剩下的权限将完全不会尝试去请求,而是直接作为被拒绝的权限回调到最终的request()方法当中。
效果如下图所示:
针对于这种情况,PermissionX在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中提供了一个额外的beforeRequest参数,用于标识当前上下文是在权限请求之前还是之后,借助这个参数在onExplainRequestReason()方法中执行不同的逻辑,即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示例代码如下:
PermissionX.init(this) .permissions(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Manifest.permission.READ_CONTACT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explainReasonBeforeRequest() .onExplainRequestReason { deniedList, beforeRequest -> if (beforeRequest)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deniedList, "为了保证程序正常工作,请您同意以下权限申请", "我已明白") } else { val filteredList = deniedList.filter { it == Manifest.permission.CAMERA } showRequestReasonDialog(filteredList, "摄像机权限是程序必须依赖的权限", "我已明白") } } ...
可以看到,当beforeRequest为true时,说明此时还未执行权限申请,那么我们将完整的deniedList传入showRequestReasonDialog()方法当中。
而当beforeRequest为false时,说明某些权限被用户拒绝了,此时我们只重新申请CAMERA权限,因为它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权限则可有可无。
最终运行效果如下:
Permission-Support
这个库的名字叫PermissionX,因此不用多说,它肯定是与AndroidX兼容的。以防还有部分朋友不清楚AndroidX是什么的,这里有一篇我之前写的科普文章 总是听到有人说AndroidX,到底什么是AndroidX?
但是,我相信现在仍然存在很多项目没有使用AndroidX,而是在继续使用着之前的Android Support Library。为此,我又专门提供了一份面向Android Support Library的版本:Permission-Support。
在用法层面,两个版本没有任何区别,本文以上讨论的所有内容在Permission-Support上都适用。只是在引用库的时候,如果你准备使用Permission-Support,请使用以下依赖库地址:
dependencies { ... implementation 'com.permissionx.guolindev:permission-support:1.1.1' }
不过,Android Support Library注定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Google完全淘汰,因此Permission-Support我也不会维护太久的时间,只是暂时过渡一下。而PermissionX我是准备长期维护下去的,并会持续增加更多好用的新功能。
后记
最后,一定也会有朋友想要询问,Java语言的项目能不能使用PermissionX呢?
其实早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打算将PermissionX设计成Kotlin和Java都可以通用的一个库。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如果想要兼容Java语言,需要放弃很多Kotlin的语法特性,这样PermissionX用起来就不再是那么简洁了,最终只好选择了放弃Java语言的支持。
不过等PermissionX整体功能稳定下来之后,我可能会专门再编写一个Java版的PermissionX。语法层面肯定要比Kotlin版的复杂不少,但是一定比你自己去处理运行时权限简单得多。
新库刚刚发布,可能还存在很多我自己没能测出来的bug,也请大家帮忙多多测试,共同将这个库变得更加完善。
再次贴上PermissionX的开源库地址,欢迎大家star和fork。
https://github.com/guolindev/PermissionX
到此这篇关于Android运行时权限终极方案(PermissionX)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Android 运行时权限内容请搜索靠谱客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靠谱客!
最后
以上就是昏睡皮带为你收集整理的Android运行时权限终极方案(PermissionX)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Android运行时权限终极方案(PermissionX)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