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满意外套,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为什么您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非常鸡汤的好文,分享给靠谱客的网友们,记住一句话:即便艰难,学习仍是改变的最好方式。

4-4.jpg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一.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记得小时候上学,学校每次放月假,爷爷就去车站接我回家。

那时家里离车站远,需要骑着车子来回。

一路上我们彼此相对无语,等到爷爷骑不动了,我们就这么一前一后推着车子走着,记得爷爷常常和我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日后要好生读书。”

那时的我未解其意,只是默默记在心里,望着不远处稻田里的乡亲们弯腰割麦俯首插秧,我觉着他们太辛苦了。

几年过去了,我考入了省城上大学,学了这个城市最热门也最富前景的工程造价专业。

后来,我走进实习单位, 工地的环境有多么糟糕自不必多说,晴天尘土飞扬骄阳似火,雨天泥泞不堪污水四溢。物质世界的贫瘠尚可以忍受,然而精神世界的荒芜会随着时间慢慢消磨你的梦想和纯真。

后来,我选择去了深圳,在那里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行业,眼前陌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兴奋和欢愉。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风投、天使轮这些名词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越是不断地拓宽知识面,越是觉得自己知识储备量的贫瘠与荒凉。

3-3.jpg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也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积累过程中,我发现人与人的差距被迅速地拉开,当我这几年再次回到曾经生活的地方,发现很多人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几年前,脑海里停留的信息和映像早已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他们宁愿选择每月靠家里人给零花钱度日,也不愿选择自食其力谋一份工作;他们宁愿选择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商贩砍价,也想不到多花一块钱去学习新知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问的是: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知乎中一位点赞最高的答主是这样回答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

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

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二. 所有觉得学习苦的人,大多是没有挨过现实的耳光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在校大学生的报道,即将面临大学毕业的老岳,在高中时就是一个十分标准的网瘾少年。

高考之前,爸妈为了防止他分心,连手机、电脑,甚至电视都不给碰。

上了大学后觉得放松了,想把以前没有玩够的游戏都玩回来。在游戏里建了群,为了把群发展好,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游戏里。

大一时逃了一节课之后,发现大学管得并不严,胆子大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逃课,从此接二连三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在寝室蓬头垢面玩游戏,外卖盒堆了一地,期末挂科也成了常态。

当室友拿到了满意的offer时,除了游戏没有任何爱好的他,连毕业都成了问题。

虚拟世界里的游戏虽然精彩,但是现实生活里会有更高的要求。

游戏里的情节尚可以提前设计,然而现实却是用一生的时间去体验。

曾经有考生在高考时交了白卷,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这名考生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坦言“现在觉着有点可笑。”

不想读书,觉着读书辛苦?现实的生活会诚实地告诉他们,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穷则思变,真正苦到一定程度了,人自然会自发地挣扎起来改变现状,对于有些背负着沉重生活的人来讲,学习才是脱离生活苦难又轻松又有用的途径。

没有谁愿意吃真正的生活里的“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足够的糟糕。

有时候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有学者说:

“那些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培养出了短缺头脑模式,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三. 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学习的痛苦让人清醒 ;过去不按思维而生活,终将有一天要按照生活而思维

1-1.jpg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痛苦之所以不被人喜欢,大多数是因为人们从不会思考自己为何痛苦。

然而,这世上还有另一种痛苦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失望的情绪,然后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作是自己本该如此,甚至误以为这就是吃苦的好处。

我总觉得苦难的意义,在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人生为何如此苦难,就像有人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从不值得一过。

如果没有经过思索和自省,苦难终究只是苦难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人,年轻时总觉得学不学习无关紧要,反正自己体力好得很,只要自己身体好就能混口饭吃。

他们终将会明白,那些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就是当年不吃学习苦的代价。

学习的苦,是枯燥的苦,是短期没有回报的苦,这种苦看得见,摸得着,谁都不愿吃。

生活的苦,是绝望的苦,是长期没有出路的苦,这种苦看不见,摸不着,谁都不想吃。

我从不喜欢自讨苦吃,如果我能通过学习和自我提升避免遇见这些痛苦的经历,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

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

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的好奇心和敢于对未来报有期望的勇气。

四.必须吃生活的苦,客观上限制了学习的条件

不得不承认一个更现实问题的存在: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吃学习的苦。

素质教育的压力下,课外教育的投入,也成了竞争力的资本。有能力得到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在良好的循环中,生活的苦相对增量只会更少。

同样的时间内,有条件的人可以把资源用在提升自我,而资源相对匮乏的人,时间已经全都用在了应付生活的苦上。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探求贫穷的真相,隐姓埋名,体验低薪阶层如何生活。

她去了不同的城市,换了零售、清洁、老人服务等六种工作,最后发现自己陷入困局:

因为没钱,要住在偏远的地方 → 花费大量时间在上班路上 → 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发现更好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 → 想要做更多兼职来应对生活的成本 → 沦为工作机器,心理崩溃,选择放弃……

吃生活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让人没了吃学习的苦的机会。

而这种现状越加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而非自身。

生活的苦,也有质量之分。有一些苦让人从自身寻找问题,选择利用反省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些,逼着人从环境找理由,陷于可能存在的威胁中,无法站在跳脱的角度进行反省。

1.png

高低阶层的不同认知倾向

/ Kraus et al.,2012

常把生活的苦归咎于环境的影响,也渐渐让人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改善生活。

读书带来的工具性价值有限却直观,而大多吃不下学习的苦的人,看不到它给人更高层面的存在意义带来的提升。

五. 即便艰难 ,学习仍是改变的最好方式

2-2.jpg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没有选择吃学习的苦,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人吃到更多生活上的苦。

有人在知乎提了一个问题:假设房间里有100个人,他们从18岁时带着100元钱的初始资金玩游戏,每一轮,每个人都拿出一元随机给另一个人,一直玩到65岁,最后100个人的财富分布会怎样的?

游戏运行17000次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比例是: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财富缩水到100元以下。

这结果从侧面验证了“二八定律”: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那么,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

假设这些玩家中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获得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

游戏的模拟结果是,10位努力玩家中,9位进入了富人的top20。

在你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不能拼爹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请记住:即便艰难,学习仍是改变的最好方式。

最后

以上就是满意外套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您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为什么您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