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忧郁豌豆,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hon 2种方法实现叠加矩形框图层,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两种方式以及效果:

方式一,使用PIL.Image.blend方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ageDraw im = Image.open('d:/tmp/58.249.0.220_01_20200604141800866_TIMING.jpg', 'r') im2 = Image.open('d:/tmp/58.249.0.220_01_20200604141800866_TIMING.jpg', 'r') draw = ImageDraw.Draw(im2) draw.rectangle([(1000, 500), (1200, 800)], fill=(255, 0, 0), width=2) out = Image.blend(im, im2, 0.5) out.save('d:/tmp/demo1.jpg') im.close() im2.close() out.show() out.close()
登录后复制

方式二:直接进行像素叠加: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ageDraw im = Image.open('d:/tmp/58.249.0.220_01_20200604141800866_TIMING.jpg', 'r') b = (255, 0, 0) opacity = 0.5 for x in range(1000, 1200): for y in range(500, 800): p = im.getpixel((x, y)) p = [int(p[i]*(1-opacity) + b[i]*opacity) for i in range(3)] im.putpixel((x, y), tuple(p)) im.save('d:/tmp/demo2.jpg') im.show() im.close()
登录后复制

两种的效果图都如下:

说明:第一种可以画矩形椭圆等定义好的一些形状,但是第二种,可以自主控制形状的能力更好,只要将相应的数据公式编辑到程序中,就可以绘制一些想要的轮廓出来;

第二种方式,是受第一种方式的定义(

out = image1 * (1.0 - alpha) + image2 * alpha)

然后联想到色盲测试图、另一种图(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是一张图里面不同的人,可能看出不同的东西出来)而想出来的。

推荐教程:《Python教程》

以上就是Python 2种方法实现叠加矩形框图层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靠谱客其它相关文章!

最后

以上就是忧郁豌豆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Python 2种方法实现叠加矩形框图层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Python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90)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