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鲤鱼云朵,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C#9.0:Init相关总结,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背景

在以前的C#版本里面,如果需要定义一个不可修改的的类型的做法一般是:声明为readonly,并设置为只包含get访问器,不包含set访问器。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

  /// <summary>
  /// 初始化赋值
  /// </summary>
  /// <param name="_userCode"></param>
  /// <param name="_userName"></param>
  public PersonInfo(string _userCode,string _userName)
  {
   UserCode = _userCode;
   UserName = _userName;
  }
 }

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是代码量多,需要增加额外的构造方法来实现初始化赋值,并且如果字段越多,带参构造函数也会越大,开发工作量也越大,更不好维护。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C#9.0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对象初始换的时候就配置为只读的方式。

特别对一口气创建含有嵌套结构的树状对象来说更有用。下面是一个用户信息初始化的案例:

PersonInfo pi = new PersonInfo() { UserCode="1234567890", UserName="Brand" }; 

从这个例子说明了,要进行对象初始化,我们必须先要在需要初始化的属性中添加set访问器,然后才能在对象初始化器中通过给属性或者索引器赋值来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se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

所以对于初始化来说,属性必须是可变的,set访问器就必须存在。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避免属性初始化之后再被改变,就需要不可变对象类型,因此setter访问器在这里明显不适用。

基于这种有这种常见的需要和局限性,C#9.0引入了只用来初始化的init设置访问器。这时,上面的PersonInfo类就可以定义成下面的样子: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init; }
 }

这边通过采用init访问器,代码变得简洁易懂了,满足了上面的只读需求,而且更易编码和维护。

定义和使用

init(只初始化属性或索引器访问器):只在对象构造阶段进行初始化时可以用来赋值,算是set访问器的变体,set访问器的位置使用init来替换。init有着如下限制:

1、init访问器只能用在实例属性或索引器中,静态属性或索引器中不可用。

2、属性或索引器不能同时包含init和set两个访问器

3、如果基类的属性有init,那么属性或索引器的所有相关重写,都必须有init。接口也一样。

什么时候设置init访问器

除过在局部方法和lambda表达式中,带有init访问器的属性和索引器可以在下面几种情况中可设置的。这几个设置的时机都是在对象的构造阶段。过了构造阶段,后续赋值操作就不允许了。

1、在对象初始化器工作期间

2、在with表达式初始化器工作期间

3、在所处或者派生的类型的实例构造函数中,在this或者base使用上

4、在任意属性init访问器里面,在this或者base使用上

5、在带有命名参数的attribute使用中

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意味着我们上面定义的PersonInfo只能在对象初始化的时候使用,第二次赋值就不被允许了。

即:一旦初始化完成之后,只初始化属性或索引就保护着对象的状态免于改变。

 var person = new PersonInfo() { UserCode="12345678", UserName="Brand" };
 //提示错误:只能在对象初始器或实例构造函数中分配 init-only
 person.UserName = "Brand1"; 

init属性访问器和只读字段

因为init访问器只能在初始化时被调用,所以在init属性访问器中可以改变封闭类的只读字段。

需要注意的是,从init访问器中来给readonly字段赋值仅限于跟init访问器处于同一类型中定义的字段,通过它是不能给父类中定义的readonly字段赋值的,关于这继承有关的示例,我们会在2.4类型间的层级传递中看到。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private readonly string userCode = "<unknown>";
  private readonly string userName = "<unknown>";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 userCode;
   init => userCode = (value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UserCode)));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 userName;
   init => userName = (value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UserName)));
  }
 }

类型层级间的传递

我们知道只包含get访问器的属性或索引器只能在所处类的自身构造函数中被初始化,但init访问器可以进行设置的规则是可以跨类型层级传递的。

带有init访问器的成员只要是可访问的,对象实例并能在构造阶段被知晓,那这个成员就是可设置的。

1、在对象初始化中使用,是允许的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init; }

  public PersonInfo()
  {
   UserCode = "1234567890";
   UserName = "Brand";
  }
 }

2、在派生类的实例构造函数中,也是允许的,如下面这两个例子:

public class PersonInfoExt : PersonInfo
 {
  public PersonInfoExt()
  {
   UserCode = "1234567890_0";
   UserName = "Brand1";
  }
 }
var personext = new PersonInfoExt() { UserCode="1234567890_2", UserName="Brand2" };

从init访问器能被调用这一方面来看,对象实例在开放的构造阶段就可以被知晓。因此除过正常set可以做之外,init访问器的下列行为也是被允许的。

1、通过this或者base调用其他可用的init访问器

2、在同一类型中定义的readonly字段,是可以通过this给赋值的

init中是不能更改父类中的readonly字段的,只能更改本类中readonly字段。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PersonInfo1
 {
  protected readonly string UserCode_R;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 UserCode_R;
   init => UserCode_R = value; // 正确:在同一类中定义的readonly属性,可以直接通过this给赋值的
  }
  internal String UserName { get; init; }
 }

 class PersonInfo1Ext : PersonInfo1
 {
  protected readonly int NewField;
  internal int NewProp
  {
   get => NewField;
   init
   {
    NewField = 100; // 正确
    UserCode = "123456";  // 正确
    UserCode_R = "1234567";  // 出错,试图修改基类中的readonly字段UserCode_R
   }
  }

  public PersonInfo1Ext()
  {
   UserCode = "123456"; // 正确
   UserCode_R = "1234567"; // 出错,试图修改基类中的readonly字段UserCode_R
  }
 }

如果init被用于virtual修饰的属性或者索引器,那么所有的覆盖重写都必须被标记为init,是不能用set的。同样地,我们不可能用init来覆盖重写一个set的。

public class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virtual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virtual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PersonInfoExt1 : PersonInfo
 {
  public override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public override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PersonInfoExt2 : PersonInfo
 {
  // 错误: 基类的init属性必须由init来重写PersonInfo.UserCode
  public override int UserCode { get; set; }
  // 错误: 基类的init属性必须由set来重写PersonInfo.UserName
  public override string UserName { get; init; }
 }

init在接口接口中应用

一个接口中的默认实现,也是可以采用init进行初始化,下面就是一个应用模式示例。

interface IPersonInfo
 {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string UserName { get; init; }
 }

 class PersonInfo
 {
  void NewPersonInfo<T>() where T : IPersonInfo, new()
  {
   var person = new T()
   {
    Usercode = "1234567890",
    UserName = "Jerry"
   };
   person.Usercode = "111"; // 错误
  }
 }

init访问器是允许在readonly struct中的属性中使用的,init和readonly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只读。示例代码如下:

readonly struct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

但是要注意的是:

1、不管是readonly结构还是非readonly结构,不管是手工定义属性还是自动生成属性,init都是可以使用的。

2、init访问器本身是不能标记为readonly的。但是所在属性或索引器可以被标记为readonly

struct PersonInfo
 {
  /// <summary>
  /// 身份编号
  /// </summary>
  public readonly string UserCode { get; init; }

  /// <summary>
  /// 姓名
  /// </summary>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readonly init; }
 }

以上就是C#9.0:Init相关总结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9.0:Init的资料请关注靠谱客其它相关文章!

最后

以上就是鲤鱼云朵为你收集整理的C#9.0:Init相关总结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C#9.0:Init相关总结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