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眼睛大摩托,这篇文章主要介绍Go语言init函数详解,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Go init函数详解

init()函数会在每个包完成初始化后自动执行,并且执行优先级比main函数高。init 函数通常被用来:

  • 对变量进行初始化
  • 检查/修复程序的状态
  • 注册
  • 运行一次计算

包的初始化

为了使用导入的包,首先必须将其初始化。初始化总是以单线程执行,并且按照包的依赖关系顺序执行。这通过Golang的运行时系统控制,如下图所示:

  • 初始化导入的包(递归导入)
  • 对包块中声明的变量进行计算和分配初始值
  • 执行包中的init函数

initial.go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var _ int64=s() func init(){ fmt.Println("init function --->") } func s() int64{ fmt.Println("function s() --->") return 1 } func main(){ fmt.Println("main --->") }

执行结果

function s() --->
init function --->
main --->

即使包被导入多次,初始化只需要一次。

特性

init函数不需要传入参数,也不会返回任何值。与main相比而言,init没有被声明,因此也不能被引用。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init(){ fmt.Println("init") } func main(){ init() }

在编译上面的函数时,会出错“undefined:init”。

每个源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init函数,记得《the way to go》中写的是每个源文件只能包含一个init函数,这有点出入,所以下面验证下。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init(){ fmt.Println("init 1") } func init(){ fmt.Println("init2") } func main(){ fmt.Println("main") } /*执行结果: init1 init2 main */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每个源文件可以包含多个init函数。

init函数常用的一个例子就是用来设置初始表达式的值。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var precomputed=[20]float64{} func init(){ var current float64=1 precomputed[0]=current for i:=1;i<len(precomputed);i++{ precomputed[i]=precomputed[i-1]*1.2 } }

因为上面代码中不可能用for循环来作为precomputed的值(这是一句声明),因此可以用init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Go包导入规则的副作用

Go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引用不使用的包。但是有时你引用包只是为了调用init函数去做一些初始化工作。此时空标识符(也就是下划线)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复制代码
1
import _ "image/png"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靠谱客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最后

以上就是眼睛大摩托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Go语言init函数详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Go语言init函数详解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13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