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学习python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一切皆对象。初学者往往很懵懂,那什么是对象呢?我在此尝试用自己的理解作一番解答。
计算机是二进制的,所有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最终都是二进制表示。那么我们使用计算机时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等是怎么呈现的呢?具体呈现的方法和步骤非常多,是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此只能讲一些抽象概念。
- 数字、文字、图像、声音、代码、动作等等定义为数据。
- 数据多种多样,必须要加以区分。用来区分数据的标识定义为标签。
- 计算机的功能就是将输入的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再输出数据。加工处理的步骤定义为方法。
现在回到python中来,一切皆对象,那什么是对象?我的理解是对象即数据、标签、方法的统称。
下面举个例子:
a = 65 # 定义一个变量a,赋值为65,python将默认将数值65的标签设为int型,int即数据的标签
print(a,type(a))
b = chr(a) # 定义一个变量b,将变量a经过chr()方法加工成str型"A",str即数据的标签。chr()即方法。
print(b,type(b))
out:
65 <class 'int'>
A <class 'str'>
现在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什么是对象。
在python中数字number(含int、float、bool、complex)、字符串string、元组tuple、列表list、字典dict、集合set、方法、类、实例等等都是由数据、标签、方法等组成的,所以说一切皆对象。
其实在python中一切皆对象也不完全精确,在python代码中诸如:()[]{}这些符号就不是对象,它们本身无意义,只是帮助区分识别代码和数据的。
但是+、-、*、等等运算符都是对象,它们实际是特殊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算符重载自定义。
最后
以上就是忧伤煎蛋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之一切皆对象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python之一切皆对象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