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羞涩宝贝,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论文导读】融合FM的Wide&Deep---DeepFM模型,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前言

本次分享一篇2017年由哈工大与华为联合发表的论文“DeepFM:A Factorization-Machine based Neural Network for CTR Prediction”。DeepFM在现在也是很多模型比较的Baseline,因此详细的对其进行介绍并简单的复现。

本文约2.5k字,预计阅读15分钟。

DeepFM

DeepFM模型[1]是2017年由哈工大与华为联合提出的模型,与之前讲过的DCN模型[2]一样,也是对Wide&Deep模型[3]的改进。与DCN不同的是,DeepFM模型是将Wide部分替换为了FM模型,增强了模型的低阶特征交互的能力。关于低阶特征交互,文章的Introduction中也提到了其重要性,例如:

1、用户经常在饭点下载送餐APP,故存在一个2阶交互:app种类与时间戳;

2、青少年喜欢射击游戏和RPG游戏,存在一个3阶交互:app种类、用户性别和年龄;

用户背后的特征交互非常的复杂,低阶和高阶的特征交互都是很重要的,这也证明了Wide&Deep这种模型架构的有效性。DeepFM是一种端到端的模型,强调了包括低阶和高阶的特征交互接下来直接对DeepFM模型架构进行介绍,并与其他之前提到过的模型进行简单的对比。

模型结构

DeepFM的模型结构非常简单,由Wide部分与Deep部分共同组成,如下图所示:

在论文中模型的目标是共同学习低阶和高阶特征交互,应用场景依旧是CTR预估,因此是一个二分类任务( 表示用户点击物品, 则表示用户未点击物品)

Input与Embedding层

关于输入,包括离散的分类特征域(如性别、地区等)和连续的数值特征域(如年龄等)。分类特征域一般通过one-hot或者multi-hot(如用户的浏览历史)进行处理后作为输入特征;数值特征域可以直接作为输入特征,也可以进行离散化进行one-hot编码后作为输入特征。

对于每一个特征域,需要单独的进行Embedding操作,因为每个特征域几乎没有任何的关联,如性别和地区。而数值特征无需进行Embedding。

Embedding结构如下:

文章中指出每个特征域使用的Embedding维度 都是相同的。

【注】与Wide&Deep不同的是,DeepFM中的Wide部分与Deep部分共享了输入特征,即Embedding向量。

Wide部分---FM

FM模型[4]是2010年Rendle提出的一个强大的非线性分类模型,除了特征间的线性(1阶)相互作用外,FM还将特征间的(2阶)相互作用作为各自特征潜向量的内积进行j建模。通过隐向量的引入使得FM模型更好的去处理数据稀疏行的问题,想具体了解的可以看一下原文。DeepFM模型的Wide部分就直接使用了FM,Embedding向量作为FM的输入。

其中 表示1阶特征, 表示第 个隐向量, 表示隐向量的维度,

表示2阶特征。

具体的对于2阶特征,FM论文中有下述计算(采取原文的描述形式),为线性复杂复杂度

Deep部分

Deep部分是一个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用来学习高阶特征交互。

Output层

FM层与Deep层的输出相拼接,最后通过一个逻辑回归返回最终的预测结果:

相比较于其它神经网络

本篇文章还将DeepFM与其他模型进行了对比:

1、FNN:FNN模型[5]针对Embedding层训练参数大而导致模型的收敛速度慢这一问题,提出了使用FM模型对Embedding矩阵进行预训练。相比于DeepFM,FNN的缺陷是

(1)并不是一个端到端的模型;

(2)通过FM预训练Embedding,限制了隐向量的表达能力;

(3)FNN只能捕获高阶特征;

2、PNN:PNN的详细介绍见【论文导读】深入理解PNN模型---加入Product层。然而,作者发现外积比内积更不可靠,因为外积的近似计算丢失了很多信息,使得结果不稳定。内积虽然更可靠,但计算复杂度较高。像FNN一样,PNN也忽略了低阶特征交互。

3、Wide&Deep:Wide&Deep具体介绍见【论文导读】Wide&Deep模型的深入理解。该模型Wide部分与Deep部分输入并不共享,Wide部分仍然需要专业知识。相反,DeepFM不需要这样的专业知识来处理输入

总结

DeepFM的Wide部分与Deep部分输入共享,Embedding的共享策略是通过低阶和高阶特征交互来影响特征表示,从而更精确地对特征表示进行建模。

实验

最终的实验结果如下,具体的可以查看原文:https://arxiv.org/abs/1703.04247。

代码复现

关于模型复现,并没有完全按照DeepFM模型的结构。FM部分的输出结果与Deep部分的输出结果替换为单一的输出值,通过加权相加后经过sigmoid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

FM部分:

class FM(layers.Layer):
 """
 Wide part
 """
 def __init__(self, k):
  """

  :param k: the dimension of the latent vector
  """
  super(FM, self).__init__()
  self.k = k

 def build(self, input_shape):
  self.w0 = self.add_weight(name='w0', shape=(1,), initializer=tf.zeros_initializer())
  self.w = self.add_weight(name='w', shape=(input_shape[-1], 1),
         regularizer=regularizers.l2(0.01))
  self.V = self.add_weight(name='V', shape=(self.k, input_shape[-1]),
         regularizer=regularizers.l2(0.01))

 def call(self, inputs):
  # first order
  first_order = self.w0 + tf.matmul(inputs, self.w)
  # second order
  second_order = 0.5 * tf.reduce_sum(
   tf.pow(tf.matmul(inputs, tf.transpose(self.V)), 2) -
   tf.matmul(tf.pow(inputs, 2), tf.pow(tf.transpose(self.V), 2)), axis=1, keepdims=True)
  return first_order + second_order

Deep部分:

class MLP(layers.Layer):
 """
 Deep part
 """
 def __init__(self, hidden_units, dropout_deep):
  """

  :param hidden_units: list of hidden layer units's numbers
  :param dropout_deep: dropout number
  """
  super(MLP, self).__init__()
  self.dnn_network = [Dense(units=unit, activation='relu') for unit in hidden_units]
  self.dropout = Dropout(dropout_deep)

 def call(self, inputs):
  x = inputs
  for dnn in self.dnn_network:
   x = dnn(x)
  x = self.dropout(x)
  return x

模型具体代码见:https://github.com/BlackSpaceGZY或通过【阅读原文】进入。

总结

再次阅读DeepFM论文相比第一次流畅很多。总结下DeepFM模型的优势:

  1. 端到端;

  2. Wide部分与Deep部分共享参数;

  3. 无需手动设计特征工程;

目前开源了一个github项目,Recommended System with TF2.0,Github开源项目2.0---使用TF2.0对经典推荐论文进行复现【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star和fork。

参考文献

[1]: Guo H, Tang R, Ye Y, et al. DeepFM: a factorization-machine based neural network for CTR prediction[J]. arXiv preprint arXiv:1703.04247, 2017.
[2]: Wang R, Fu B, Fu G, et al. Deep & cross network for ad click predictions[M]//Proceedings of the ADKDD'17. 2017: 1-7.
[3]: Cheng H T, Koc L, Harmsen J, et al. Wide & deep lear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1st workshop on deep lear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 2016: 7-10
[4]: Rendle S. Factorization machines[C]//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EEE, 2010: 995-1000.
[5]: He X, Chua T S. Neural factorization machines for sparse predictive analytics[C]//Proceedings of the 40th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17: 355-364.

往期精彩回顾

Github开源项目2.0---使用TF2.0对经典推荐论文进行复现【持续更新中...】

【论文导读】Deep Crossing模型---使用残差网络作为MLP的具体实现

【论文导读】深入理解PNN模型---加入Product层

【论文导读】Wide&Deep模型的进阶---Cross&Deep模型,附TF2.0复现代码

【论文导读】Wide&Deep模型的深入理解

【论文导读】2019阿里CTR预估模型---DIEN(深度兴趣演化网络)

【论文导读】2018阿里CTR预估模型---DIN(深度兴趣网络),后附TF2.0复现代码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最后

以上就是羞涩宝贝为你收集整理的【论文导读】融合FM的Wide&Deep---DeepFM模型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论文导读】融合FM的Wide&Deep---DeepFM模型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32)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