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dcddf6d0edf51d3312c17c3696585f.gif](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42dcddf6d0edf51d3312c17c3696585f.gif)
![13391b26d949b5e722f92c6bf51a52c3.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13391b26d949b5e722f92c6bf51a52c3.png)
最近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的更新再次给大家来了个措手不及,上周捧着刚买的 MacBook Air 美滋滋回家的朋友泪了,因为这是属于「等等党」的胜利。
![5e2f014840dbe64670f4eba9a9a7607e.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5e2f014840dbe64670f4eba9a9a7607e.png)
在这次更新中,年初缺席的 MacBook Air 和入门款 MacBook Pro 都获得了处理器和功能升级,其中最为亮眼的是 Touch Bar 成为了 MacBook Pro 的标配功能。不过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
New MacBook(MacBook)的分栏已经在 Apple Store 下线,这款曾经因「轻薄」而闻名的苹果电脑,一夜之间成了过气网红。
![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
它的设计仍是轻薄本中的佼佼者在 2015 年问世的 MacBook 是苹果第一款采用 USB-C 接口的苹果电脑,这个接口取代了苹果过去在用的 MagSafe 和 USB-A,统一将输入和输出任务都交给这 1 个接口去处理。而会让苹果选用 USB-C 取代传统接口原因,是因为机身最厚的地方只有 1.3 厘米,比现在的 MacBook Air 还要薄 2 毫米。
![742b822184be650e2b61fe0a50c1ae8b.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742b822184be650e2b61fe0a50c1ae8b.png)
不过这也只是当年 MacBook 让观众哗然的其中一个地方,为了能让电脑体积缩减到 iPad 一样大小,苹果进行了至少 5 种新尝试,而它们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使用 USB-C 取代传统接口
第一代蝶式键盘
全金属 Unibody 机身
取消 A 面「信仰灯」
被动散热设计
12 英寸 Retina 屏幕
相比起之前的剪刀脚方案,蝶式结构给体验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大幅缩减了键盘的垂直空间,这让电脑的主机部分厚度在 MBA 的基础上被更进一步削减。尽管蝶式键盘的成本比剪刀脚更贵、良品率较低,但有着空间优势,蝶式键盘最终被发展到今天。
![4d21630415aadbcf19c1fcfdb2a8bc04.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4d21630415aadbcf19c1fcfdb2a8bc04.png)
而为了将机身结合处高度整合,苹果还首次在 MacBook 采用全金属 Unibody 一体式设计,一体式转轴铰链和顶盖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从而塑造出一种优雅的紧凑美感。
![54b23a0ae77b541a08ebe3971ea3dbc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54b23a0ae77b541a08ebe3971ea3dbc8.png)
通过将天线和底盖整合在一起,我们设计出了一体式的金属铰链。这一创新,与 Unibody 一体成型机身一起,成就了苹果有史以来第一款全金属 MacBook。——Jony Ive
![4a57fe58ec317b723c99103e485ff769.gif](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4a57fe58ec317b723c99103e485ff769.gif)
其实除了让机身更轻和好看以外,MacBook 选用一体式机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散热所需。为了能将整机厚度控制在 1.3 厘米内,这款电脑采用了全新的内部设计——「被动式散热」和「阶梯状电池」。通俗来说,被动式散热其实就是不使用散热风扇,通过铝合金材质本身的导热性和通风孔进行自然散热。当然,为了控制处理器运行时所发出的热量,MacBook 唯有向性能妥协,用上了针对无风扇设计的低压处理器,也就是后来套上酷睿 i「马甲」的酷睿 M。
![db912c65c10d41949d06763d73a2e6ed.gif](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db912c65c10d41949d06763d73a2e6ed.gif)
阶梯式电池设计是我当时颇为震惊的新技术,虽然它不是第一次在电子产品中出现,但当我看到这种设计能为这台 12 英寸的小电脑带来 9 小时的续航,这让我立马有了将旧 MacBook Air 换掉的决心。总容量 39.7 瓦时的电池占据了 New MacBook 内的大部分垂直、水平空间,它们就像梯田一样一层层规律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在弧形的 D 面内,最大程度利用内部空间。
![e809187365e124abb4a89831614a3025.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e809187365e124abb4a89831614a3025.png)
▲ New MacBook 拆机图. 图片来自:iFixit而我们在这张拆机图也能看到,电脑主板的大小实际上只比成年人的巴掌大一点而已,电池占了约 70% 的水平空间。用上了只有 5W 功耗的酷睿 M、比 12 英寸屏幕、一体式金属机身、无风扇设计、蝶式键盘、阶梯式电池、USB-C 接口……最终 MacBook 被控制在 28.0 x 19.6 x 1.3cm(最薄处 0.35 厘米)的体积和 0.92 千克的重量,比全装上阵的(主机+键盘+手写笔≈1.05 千克) 12.9 英寸 iPad Pro 还要更轻一些。
![fa5eb934f9b8aa204d71bb7f94f467f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fa5eb934f9b8aa204d71bb7f94f467f8.png)
然而,本应是优势的体积,却反而束缚了电脑的性能。
![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
被局限的性能两年前的某天,我带着刚买的 MacBook 和同事出差,在飞机上我掏出了 MacBook 准备办公,殊不知我的同事对我说了一句话:
![54b23a0ae77b541a08ebe3971ea3dbc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54b23a0ae77b541a08ebe3971ea3dbc8.png)
你干嘛带着个 iPad 出差?当然,他肯定知道我手上的是电脑不是 iPad,只不过他是用「iPad」来比喻我手上的 MacBook。
![a8738681e4f217f2efe23115cbe275ff.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a8738681e4f217f2efe23115cbe275ff.png)
因为蝶式键盘犹如敲桌板的体验、酷睿 M 处理器的性能,这些都是这款产品在当时无一不被诟病的地方。即便 MacBook 运行的是 macOS,也具备电脑的配置,但它也仍然被贴上「不像是电脑」这个标签。实际上,相比于同期的轻薄本,为了让机身达到半个 1 元硬币的厚度,苹果对 MacBook 进行很大程度的妥协。
![e8c98c69bcade62459836f881870694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e8c98c69bcade62459836f8818706948.png)
▲ New MacBook 拆机图(2017 款).图片来自:iFixit比如性能,为了找到散热和续航的平衡点,电脑内没有搭载散热系统,即便是散热铜管也没有配置,仅依靠紧凑的铝合金机身散热。因此唯一可选的处理器就是酷睿 M,因为只有这款处理器能针对无风扇设计优化,而且功耗只有 5W 而已。然而低压处理器短板是性能,如果我告诉你 MacBook 的酷睿 M3 性能实际上比 2014 款 MacBook Air 的 i5-4260U 还要弱一些的话,你可能会说「新款怎么可能会比旧款弱?」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酷睿 M 的优势是在功耗和温控上。
![396e5580d7d3a408983ee0ddaa171d84.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396e5580d7d3a408983ee0ddaa171d84.png)
▲ New MacBook Air 比 MacBook 更大,注意该机内置了散热风扇. 图片来自:iFixit紧凑的设计和被局限的性能,注定了 MacBook 不是一款适合创作和娱乐的设备,它并不能让你随时打开某个游戏畅玩一番。而且过于紧凑的内部空间,也没有给电脑增加配置的余地,除非对这款产品重新设计,否则现有的模具只能以电池来换取功能了。
![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
重叠的市场定位真正让 MacBook 退市的原因其实并不只是产品本身,另一部分原因是苹果产品线出现变化。近年我们能看到的一个现象是:iPad 开始往「生产力工具」靠拢,新 MacBook Air 回归「轻薄本」的位置 ,MacBook 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少,定位尴尬。
![75d275ba0e3f3d6b34c2e6372ba9e56d.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75d275ba0e3f3d6b34c2e6372ba9e56d.png)
▲ 旧款 MacBook Air 与 New MacBook. 图片来自:The VergeMacBook 于 2015 年登场,对比那时同样是以轻薄著称的 MacBook Air,MacBook 虽然性能孱弱,且定价逼近万元,但其小巧精致的设计和 Retina 屏幕,一直能让 MacBook 保有相当可观的竞争力。然而在 MacBook Air 更新后,苹果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线出现了重叠的尴尬。更大的机身体积,让 MacBook Air 能容纳更多迎合竞争力的功能,比如 Touch ID、比如更好散热系统......新款的 MacBook Air 已经补全了旧款的短板,拥有了 Retina 屏幕之后的它已经向 MacBook Pro 看齐,而久久未经更新的 New MacBook 已经被赶超。
![32a62100c220b418b2e7dd9241e0c7a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32a62100c220b418b2e7dd9241e0c7a8.png)
▲ New MacBook Air除此之外,随着苹果近年逐步完善 iPad Pro 的硬件和系统,MacBook 原本的便携性优势也被更进一步削弱。从前我们会用 MacBook 来进行文字类的轻办公,但现在 iPad Pro 已经能满足到文字输入、绘图、网页预览这些需求。而且无论是重量还是定价,iPad Pro 也只是 MacBook 的三分之二,相比于动辄接近万元的定价,显然 iPad 更易被用户接受。
![7fcd5283c8a536dd01a2c1200e09ab36.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7fcd5283c8a536dd01a2c1200e09ab36.png)
究其根本,其实自去年新 MacBook Air 问世、iPad Pro 扩展新开始,MacBook 退出市场的计划就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在 MacBook Air 推出后,MacBook 对比 MacBook Air 在产品上除了重量和体积,已经没有太大优势,而且 MacBook 自身较高的工艺成本,也让它一直处于不低的价位段。加之,今年 iPadOS 大幅提升了 iPad 的独立性,更是将 MacBook 推向了边缘化。
![9b678c22311864b8cc6b6b9ef22eddc7.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9b678c22311864b8cc6b6b9ef22eddc7.png)
举个例子,今天我们若是手拿 8500 元的预算,用于文字编辑、网页浏览等轻办公的话,我们可以买一台 11 英寸蜂窝版的 iPad Pro,并外加键盘和 200GB 的云盘服务。若是要用到 macOS,新 MacBook Air 的定价是 8099 元,相比 12 英寸、售价 8988 元起步的 MacBook,MacBook Air 的屏幕更大、处理器更先进、支持指纹识别,甚至还多一个 USB-C 接口。更关键的是,在加入前面提到的这些新功能后,整机重量对比 MacBook 只是增加了 300 克,大约只多了 1.5 台 iPhone XS Max 的重量而已。
▲ New MacBook / New MacBook Air / iPad Pro 价格对比
因此,与其他两条产品线重叠的 MacBook 退出市场也是必然的趋势,在 MacBook Air 接力后,MacBook 这款发展到头的产品也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a8321eb7aa17ea4da6d1cb13c2b5870a.png)
MacBook 下架了,但它并不失败回望过去,MacBook 的问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来临;眼看今天,MacBook 的谢幕,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我认为它并不是一款失败的产品。
![424607c99b5053a8b24c010db3178cef.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424607c99b5053a8b24c010db3178cef.png)
轻薄是 MacBook 的特性,在这个特性基础上,苹果将所有的尝试都设计在这个 12 英寸的电脑内,一体式金属机身、USB-C、蝶式键盘......而在过去 4 年里,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都相继用上了 MacBook 这些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升级。换个角度看,MacBook 就像是这些技术的开山元老,苹果先用这款产品在市场试水,然后在后续产品广泛应用。实际上,MacBook 在过去一直都是苹果电脑的先驱,这个「传统」自 2006 年第一代 MacBook 首次使用镜面屏幕、第二代 MacBook 首次使用金属机身开始,就一直被苹果延续至今。你看,一体式金属机身、蝶式键盘、USB-C,这些在 4 年前只有 MacBook 才有的东西,今天我们在其他苹果电脑都能用到了,MacBook 也就完成了它开拓技术的使命(虽然蝶式键盘一直修不好)。
![9b56f9619eb00d150df43ae265b045b6.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9b56f9619eb00d150df43ae265b045b6.png)
▲ 图片来自:The VergeMacBook 的落幕并不代表它不再和我们见面,相反,我更期待下一款 MacBook 的到来。第一世代的 MacBook 诞生于 2006 年,2011 年停产,MacBook Air 接班其轻薄本的位置;4 年后的 2015 年,第二世代的 MacBook 登场,再次将苹果笔记本产品线推进一个新时代。而在这个规律下,如今的 MacBook 就像是落幕后的演员,正准备着下一场好戏的到来。不过今年苹果高层变动颇大,他们还会坚持这个规律吗?那就要等苹果在下半年给我们答案了。
题图来自:
The Verge
![178202d64602077819c24fa7ac98e2be.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178202d64602077819c24fa7ac98e2be.png)
![c10f4ba62c3099f7094c52271084b347.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c10f4ba62c3099f7094c52271084b347.png)
![df8094516b45c1ab61cf5d9f4d9cb8b8.png](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df8094516b45c1ab61cf5d9f4d9cb8b8.png)
![406d9ab580313676b690bee1d00adff1.gif](https://file2.kaopuke.com:8081/files_image/2023062421/406d9ab580313676b690bee1d00adff1.gif)
MacBook 下架了,但它并不失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