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headfirst 设计模式》,发现简单工厂,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这三者的区别于联系不是太好理解,经过研究之后,写几个例子,加深一下印象。
首先是简单工厂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package go.derek; //虽然是简单工厂,但也要定义一个接口,从而可以达到运行时多态的效果 //这是一个小汽车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ar{ //car的基本信息 public void intro(); } //定义 宝马745Li 类,实现Car接口 class Bmw_745Li implements Car{ private String brand="宝马"; private String type="745Li"; public void intro(){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辆"+brand+"车,型号是"+type+""); } } //定义 奥迪A8L 类,实现Car接口 class Audi_A8L implements Car{ private String brand="奥迪"; private String type="A8L"; public void intro(){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辆"+brand+"车,型号是"+type+""); } } //工厂类,用来封装实例的创建 class CarFactory{ public static Car create(String brand,String type){ Car car=null; if(brand.equals("宝马")){ if(type.equals("745Li")){ car= new Bmw_745Li(); } } else if(brand.equals("奥迪")){ if(type.equals("A8L")){ car=new Audi_A8L(); } } else{ car=null; } return car; } }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package go.derek; //测试类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ar car1=CarFactory.create("宝马", "745Li"); car1.intro(); Car car2=CarFactory.create("奥迪", "A8L"); car2.intro(); } }
这是一辆宝马车,型号是745Li
这是一辆奥迪车,型号是A8L
在测试类里面可以看到运行时多态的效果,调用intro方法的不是具体的宝马或奥迪,而是car接口的引用。
在测试类里面也看不到new关键字,对象的创建被成功封装在了create这个工厂方法里面。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测试类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客户端的调用,所以这个工厂方法就成功将具体的car实现类与客户端类解耦了。
但简单工厂模式的局限也很明显。当car的实现类大量增加的时候,工厂方法里面的依赖变得臃肿起来,宝马不仅有745型号,还有735,755,523,525,320,323,325等等。。
同样奥迪也是一样,此外汽车品牌也绝对不只有这两个。。奔驰,法拉利,宾利,路虎,数不胜数。。所以简单工厂模式适用于实现类不是太多,扩展可能性不太大的情形。
最后
以上就是疯狂大象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玩转简单工厂设计模式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玩转简单工厂设计模式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