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它首先对工程地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要素进行单项用地适宜性评价,然后用叠加技术生成综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俗称“千层饼模式”。请根据所学的知识,用提供的数据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一、数据说明(见“Data”文件夹)
1、道路.shp:道路数据;
2、工业.shp:工业分布数据;
3、河流.shp:河流分布数据;
4、居民点.shp:居民点分布数据;
5、林区.shp:林区分布数据;
6、溪流.shp:溪流分布数据;
7、研究范围.shp:研究范围数据;
8、dem.tif: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见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4qhg7h6dr0vKlR-ORVP8iA
提取码: rkwc
二、要求
1、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权重
评价因子 | 权重 | 子因子 | 子因子权重 | 复合权重 |
交通便捷性 | 0.28 |
|
| 0.28 |
环境适宜性 | 0.22 | 滨水环境 | 0.43 | 0.09 |
远离工业污染 | 0.25 | 0.06 | ||
森林环境 | 0.33 | 0.07 | ||
城市氛围 | 0.18 |
|
| 0.18 |
地形适宜性 | 0.31 | 地形高程 | 0.50 | 0.155 |
地形坡度 | 0.50 | 0.155 |
2、交通便捷性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交通便捷性 | 距离省道0~500米,距离县道0~250米 | 5 |
距离省道500~1000米,或距离县道250~500米 | 4 | |
距离省道1000~1500米,或距离县道500~1000米 | 3 | |
距离省道1500~3000米,或距离省道1000~2000米 | 2 | |
距离省道3000米以上,或距离县道2000米以上 | 1 |
3、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滨水环境 | 距离河流0~250米,或距离溪流0~100米 | 5 |
距离河流250~500米,或距离溪流100~200米 | 4 | |
距离河流500米以上,或距离溪流200米以上 | 3 |
4、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远离工业污染 | 距离成片工业区1000米以上 | 4 |
距离成片工业区200~1000米 | 3 | |
距离成片工业区100~200米 | 2 | |
距离成片工业区0~100米,或工业区内部 | 1 |
5、森林环境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森林环境 | 距离林区0~500米,或林区内 | 5 |
距离林区500~1000米 | 4 | |
距离林区1000米以上 | 3 |
6、城市氛围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城市氛围 | 距离城镇建成区0~250米,或城镇建成区范围内 | 5 |
距离城镇建成区250~500米,或村庄范围内 | 4 | |
距离城镇建成区500~1000米,或距村庄0~250米 | 3 | |
距离城镇建成区1000~2000米,或距村庄250~500米 | 2 | |
距离城镇建成区2000~5000米,或距村庄500~5000米 | 1 |
7、地形高程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地形高程 | 高程在200~220米 | 5 |
高程在220~240米 | 4 | |
高程在240~260米 | 3 | |
高程在260~300米 | 2 | |
高程在300米以上 | 1 |
8、地形坡度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 分类 | 分级 |
地形坡度 | 坡度在0~7度 | 5 |
坡度在7~15度 | 4 | |
坡度在15~30度 | 3 | |
坡度在30~40度 | 2 | |
坡度在40度以上 | 1 |
答案见下篇文章
最后
以上就是合适纸飞机为你收集整理的GIS-空间分析(12)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GIS-空间分析(12)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