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状态码304
-
客户端有缓存的文档发出一个条件性的请求(提供If-Modified-Since头标识客户端缓存修改时间),服务器告诉客户端,原来缓存的文档还可以继续使用。
-
客户端在请求一个文件的时候,发现自己缓存的文件有 Last Modified ,那么在请求中会包含 If Modified Since ,这个时间就是缓存文件的 Last Modified 。因此,如果请求中包含 If Modified Since,时间就是缓存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就说明已经有缓存在客户端。服务端只要判断这个时间和当前请求的文件的修改时间就可以确定是返回 304 还是 200 。
-
对于静态文件,例如:CSS、图片,服务器会自动完成 Last Modified 和 If Modified Since 的比较,完成缓存或者更新。但是对于动态页面,就是动态产生的页面,往往没有包含 Last Modified 信息,这样浏览器、网关等都不会做缓存,也就是在每次请求的时候都完成一个 200 的请求。
-
因此,对于动态页面做缓存加速,首先要在 Response 的 HTTP Header 中增加 Last Modified 定义,其次根据 Request 中的 If Modified Since 和被请求内容的更新时间来返回 200 或者 304 。虽然在返回 304 的时候已经做了一次数据库查询,但是可以避免接下来更多的数据库查询,并且没有返回页面内容而只是一个 HTTP Header,从而大大的降低带宽的消耗,对于用户的感觉也是提高。
-
浏览器请求资源时首先命中资源的Expires 和 Cache-Control,Expires 受限于本地时间,如果修改了本地时间,可能会造成缓存失效,可以通过Cache-control: max-age指定最大生命周期,状态仍然返回200,但不会请求数据,在浏览器中能明显看到from cache字样。
-
强缓存失效,进入协商缓存阶段,首先验证ETagETag可以保证每一个资源是唯一的,资源变化都会导致ETag变化。服务器根据客户端上送的If-None-Match值来判断是否命中缓存。
-
协商缓存Last-Modify/If-Modify-Since阶段,客户端第一次请求资源时,服务服返回的header中会加上Last-Modify,Last-modify是一个时间标识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再次请求该资源时,request的请求头中会包含If-Modify-Since,该值为缓存之前返回的Last-Modify。服务器收到If-Modify-Since后,根据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判断是否命中缓存。
浏览器的缓存机制 强制缓存 && 协商缓存
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的方式为应答模式,即是: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 – 服务器响应该请求。那么浏览器第一次向服务器发起该请求后拿到请求结果,会根据响应报文中HTTP头的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缓存结果,是则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 -
浏览器每次发起请求,都会先在浏览器缓存中查找该请求的结果以及缓存标识
-
浏览器每次拿到返回的请求结果都会将该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
以上两点结论就是浏览器缓存机制的关键,他确保了每个请求的缓存存入与读取,只要我们再理解浏览器缓存的使用规则,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根据是否需要向服务器重新发起HTTP请求将缓存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
强制缓存
-
强制缓存就是向浏览器缓存查找该请求结果,并根据该结果的缓存规则来决定是否使用该缓存结果的过程。当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服务器会将缓存规则放入HTTP响应报文的HTTP头中和请求结果一起返回给浏览器,控制强制缓存的字段分别是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其中Cache-Control优先级比Expires高。
-
强制缓存的情况主要有三种(暂不分析协商缓存过程),如下:
1.不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强制缓存失效,则直接向服务器发起请求(跟第一次发起请求一致)。
2.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但该结果已失效,强制缓存失效,则使用协商缓存。
3.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且该结果尚未失效,强制缓存生效,直接返回该结果
协商缓存
- 协商缓存就是强制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过程,同样,协商缓存的标识也是在响应报文的HTTP头中和请求结果一起返回给浏览器的,控制协商缓存的字段分别有: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和 Etag / If-None-Match,其中Etag / If-None-Match的优先级比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高。协商缓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协商缓存生效,返回304
2.协商缓存失效,返回200和请求结果结果
进程、线程和协程
-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动态执行的过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应用程序运行的载体。进程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
- 线程是程序执行中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是处理器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各个线程之间共享程序的内存空间(也就是所在进程的内存空间)。一个标准的线程由线程ID、当前指令指针(PC)、寄存器和堆栈组成。而进程由内存空间(代码、数据、进程空间、打开的文件)和一个或多个线程组成。
- 协程,英文Coroutines,是一种基于线程之上,但又比线程更加轻量级的存在,这种由程序员自己写程序来管理的轻量级线程叫做『用户空间线程』,具有对内核来说不可见的特性。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 调度:线程作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 并发性: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并发执行;
- 拥有资源:进程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可以访问隶属于进程的资源。
系统开销:在创建或撤消进程时,由于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导致系统的开销明显大于创建或撤消线程时的开销。但是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死掉就等于所有的线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
【联系】: 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
- 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 处理机分给线程,即真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是线程;
-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huwei2003/article/details/70139062
最后
以上就是爱笑奇迹为你收集整理的前端学习之理解304过程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前端学习之理解304过程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