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HSDPA 简介
HSDPA中引入的HS-DSCH弃用了R99中的功率控制技术、软切换技术和可变扩频增益技术。同时引入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1) 更短的无线帧结构;(2ms子帧)
2) 使用新的共享的高速下行信道;(HS-PDSCH)
3) 除了QPSK,还引入了16QAM高阶调制;
4) 将码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多用户共享HS-PDSCH)
5) 引入新的上行控制信道;(HS-PDCCH)
6) 使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MC)实现快速链路适配;(Turbo/卷积码;QPSK/16QAM)
7) 物理层的快速混合自动重传(HARQ); (一个用户对应多个HARQprocess)
8) MAC实体(MAC-hs)在Node B中的数据调度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关键技术。
1.1 扩频和复用技术
HSDPA中引入的HS-PDSCH使用固定的扩频增益(SF=16),这点与R99系统不一样。HSDPA同时规定,最多有15个SF=16的码字可以用于HS-DSCH。
码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不同用户在下行链路上,既可以使用基于码分复用传输技术,也可以使用基于时分复用传输技术。
1.2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功率控制是保证一条链路传输速率不变的前提下,针对信道环境发生的变化,通过调节发射功率来满足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
在HSDPA中引入的HS-DSCH没有使用传统R99的专用信道中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那针对信道环境的变化,HSDPA中是怎么做的呢?是通过自动调节编码和调制技术,来调整数据传输速率,来达到与当前的信号质量或信道条件相匹配。比如信号条件变差了,就使用低阶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信号条件变好了,就使用高阶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
那么,对于某个小区来说,在满足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将小区剩余的功率用于高速共享下行信道发射。这样,恒定速率的专用信道使用快速功率控制,而可容忍速率变化的业务则可使用基于AMC的下行高速共享信道传输数据。因为对于HSDPA来说,其分配到的总的功率是固定的,但是速率却可以波动。
这样就不难理解AMC技术的引入了。AMC技术根据链路的状态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信道编码采用R99的1/3Turbo码,通过速率匹配实现不同的实际编码速率。HS-DSCH的调制方式可以选择QPSK、16QAM。通过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的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传输速率。
1.3 基于HARQ的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技术
在HSDPA中,快速混合自动重传是指接收方在解码失败时,保存接收到的数据,由基站而非RNC完成数据重传。UE将基站重传的数据和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在解码前进行软合并,极大地提高了重传成功的几率。直到数据成功解码或者达到预先定义的最大尝试次数,数据重传操作才会停止。
HARQ重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重传时,使用与初次发射时相同的编码比特集合,这种方式称为追踪合并(CC,Chase Combining);另一种方式是使用与上次发射不同的编码比特集合,这种方式称为递增冗余(IR,Incremental Redundancy)。后一种方式的性能要优于前一种,但UE端需要更多的内存。
编码比特集合是指,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打孔后得到的数据。一般来说,打孔后会得到多组数据,比如RV0(RedundancyVersion), RV1等。追踪合并,指的是第一次、第二次发送的数据都是RV0。递增冗余,指的是第一次发送的数据是RV0,第二次发送的是RV1。
1.4 快速数据调度机制
由于多个用户共享传输信道,NodeB根据UE的信道质量反馈信息知道哪个UE的信道条件最好,并挑选信道条件最好的UE使用HSDPA信道发送数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系统吞吐量。见下图。
2. HSDPA的信道结构
HSDPA新增了一些全新的信道:
1) 传输信道:HS-DSCH
2) 物理信道:HS-PDSCH,HS-SCCH,HS-DPCCH
在下行方向,先使用一个简单容易解调的HS-SCCH来指示HS-DSCH的控制信息,随后再通过相应的HS-PDSCH传输业务信息。
在上行方向,UE使用HS-PDCCH用于针对HS-PDSCH信道传输的数据进行信息反馈。这些信息反馈包括对数据包的ACK/NACK,和一个有关信道质量指示的报告(CQI)。
2.1 HS-SCCH
HS-SCCH采用固定速率发送(SF=128,QPSK),其用于承载与HS-DSCH相关的下行链路信令。其帧结构如下,一个slot承载40bit数据(2560/128* 2)。
HS-SCCH承载的数据有:
I. HS-PDSCH信道化码信息:7bit
II. 调制信息:1bit
III. 传输块大小:6bit
IV. HARQ进程信息:3bit
V. RV信息:3bit
VI. 新数据指示:1bit
VII. UE Id:HS-SCCH要指明后续的HS-PDSCH子帧是针对哪个UE,UE id用于计算CRC, 16bit
其中I,II为第一部分,放在第一个时隙传输,这部分信息共8bit,经过1/3 速率的卷积编码和速率匹配后,成为40Symbol,映射到第一个时隙传输;III~VI的数据,结合这些数据与UEId计算出的CRC(16bit),一起作为第二部分,映射到第二、第三时隙传输。
HS-SCCH比相应的HS-PDSCH数据要提前2个时隙发送。
2.2 HS-DSCH和HS-PDSCH
HS-PDSCH用于承载高数据速率下行共享信道(HS-DSCH),HS-PDSCH采用固定扩频因子(SF=16),可以为HS-DSCH预留多个信道化码,每条HS-PDSCH使用一个信道化码。HSDPA允许多码传输,即一条HS-DSCH的在一个子帧可以映射到多条HS-PDSCH物理信道上,但依赖于UE的能力。
一条HS-PDSCH可以使用QPSK or 16QAM两种调制方式,不同的调制方式承载的数据速率不同,16QAM的数据速率是QPSK的数据速率的两倍。从Table1可看出HS-PDSCH只有两种时隙格式0和1,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调制方式。HS-PDSCH的帧结构图中的M是一个调制符号所对应的数据比特数,对于QPSK,M=2, 对于16QAM,M=4。
HS-PDSCH上所承载的都是数据,与其相关的物理层信息,由HS-SCCH来承载。
Table 1: HS-DSCH fields
Slot format #i | Channel Bit Rate (kbps) | Channel Symbol Rate (ksps) | SF | Bits/ HS-DSCH subframe | Bits/ Slot | Ndata |
0(QPSK) | 480 | 240 | 16 | 960 | 320 | 320 |
1(16QAM) | 960 | 240 | 16 | 1920 | 640 | 640 |
UE所有通过HSDPA传输的数据都经过HS-DSCH传输,到达物理层。下图是通过HS-DSCH信道到达物理层的数据的处理过程,我们可以看看数据是怎么一步步被映射到HS-PDSCH的。
1. CRC添加
HS-DSCH采用24bitCRC。
2. 位加扰
3. 码块分割
如果数据大于5114bit(因为信道编码使用的是1/3速率的Turbo码),则需要对数据进行码块分割,分割过程同R99方式。
4. 信道编码
HS-DSCH总是使用1/3速率的Turbo编码。
5. 物理层HARQ操作
物理层HARQ操作的目的是将信道编码的输出数据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HS-DSCH相对应的HS-PDSCH集合(比如HS-DSCH映射到5个HS-PDSCH信道)上传输所需要的比特数。
由于HSDPA支持两种方式的HARQ方式,即CC和IR方式,那么在速率匹配环节,即打孔环节,可以分别得到多组数据子集,比如RV0,RV1等。HARQ模块根据当前的状态选择某一组数据子集作为该步HARQ操作的输出。
6. 物理信道帧分割
经过HARQ操作得到的数据还需要进行物理信道帧分割。例如HS-DSCH使用5个码字进行数据传播,则需要将第5步得到数据分割为5份,这5份数据分别映射到5个HS-PDSCH上进行传输。
7. HS-DSCH交织
针对分割的每份数据分别进行交织处理,类似与R99中的帧内交织。
8. 16QAM比特调整
对于16QAM调制方式,遇错重传时还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数据组(4bit为一组)的排列顺序,这样重传后能保证每个比特位都具有相同的误码概率,从而有效提高UE端解码效果。
此过程对于QPSK调制方式不存在。
9. 物理信道映射
将第7步或第8步的输出数据组,映射多个HS-PDSCH上。
2.3 HS-DPCCH
HS-DPCCH使用固定扩频因子,SF=256,调制方式QPSK,每个子帧有3个时隙。那么每个时隙承载的数据为10bit,共30bit,信道速率为15kbit/s。
HS-DPCCH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承载HARQ的确认信息ACK/NACK,占用一个时隙;第二部分承载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QI,占用两个时隙,见下图。
对于ACK/NACK部分来说,1代表ACK,0代表NACK,这个bit信息重复10 次,然后放在第一个时隙。
对于CQI信息,HSDPA使用0~30的整数来指示信道质量,这个整数信息首先映射为5bit的二进制序列,然后再通过一个(20,5)编码序列,获得一个20bit的输出序列,映射到第2、3个时隙。
网络可以根据需要设置UE发送CQI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可以是2ms或更大,即HS-DPCCH的有些时隙可以不发送HARQ-ACK和CQI,HS-DPCCH可以是不连续的突发信道。
HS-DPCCH的扩频和加扰是可以与上行的其他信道一起进行的,比如DPDCH和DPCCH。
2.4 HSDPA各个物理信道的定时关系
如下图,HS-SCCH在时间上与P-CCPCH对齐,HS-PDSCH滞后HS-SCCH2个时隙,HS-DPCCH滞后相应的HS-PDSCH7.5个时隙。
从上图可以看出,网络侧数据重传的最小时间间隔可以大约计算如下:
2TS+传输时延+3TS+7.5TS+传输时延+3TS= 15.5TS+ 2×传输时延
即,网络将HS-PDSCH无线帧0解码后的时刻大约比HS-DSCH滞后约15.5个时隙。因为HS-SCCH和HS-PDSCH无线帧长度都是3个时隙,发送时需要帧对齐发送,所以HS-SCCH和HS-PDSCH的重传无线帧最早需要在18个时隙后发生,即12ms。
2.5 UE的HSDPA能力
UE的具体能力表,参见25.306,Table5.1a。根据UE能力不同,使用HSDPA信道可以获得0.9~14.4Mbit/s的峰值数率。
2.6 HSDPA相关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
HS-PDSCH没有闭环功控,当UE在某个TTI被调度数据时,则其所分配的HS-PDSCH(s)物理信道所使用的功率等于MPO(Measure Power Offset)。
HS-SCCH执行闭环功控:因为HS-SCCH POWER OFFSET是基于伴随DPCH的PILOT域的, DPCH做闭环功控。
HS-DPCCH的功率是受Bhs(Beta ratio hs)所控制,Bhs是相对于DPCCH的,因DPCCH做闭环功控, 因此HS-DPCCH也做闭环功控。HS-DPCCH的功率位准是以相对于上行DPCCH的偏移量来产生的,bhs的值是由HARQ-ACK和CQI栏位的功率偏移量推导出来的,且是透过较高层来进行信令控制。
最后
以上就是喜悦小兔子为你收集整理的HSDPA学习小结1 HSDPA 简介2. HSDPA的信道结构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HSDPA学习小结1 HSDPA 简介2. HSDPA的信道结构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