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言
ES6 发布到现在差不多有5年时间了。在这5年时间里ES6摧枯拉朽般的将现代前端“改朝换代”,Promise是其中“大将”般的存在,影响着无数的前端库和API。可以这么说,Promise已经是现代前端的“血液”。
尽管经过5年的日日夜夜,尽管书写过数不尽的Promise。面对着这个时而让我们感到真棒,用的舒服、时而坑得我们踉踉跄跄的API,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陌生情景一:怎么和循环结合
相信许多开发者最开始对Promise感到陌生的情景就是:不知道怎么跟循环结合使用。 例如:
// 我想将数组下的每个元素都执行一个函数
fetchSomeData().then((res) => {
res.data.forEach((item) => {
doSomethingFunction(item);
})
}).then(res => {
// 做其他事
})
这个例子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在于:第一个then回调函数返回的是undefined,就是说第二个then函数并没有等doSomethingFunction(item);执行完。事实上,它并不需要等待任何事情,并且可以在doSomethingFunction(item);执行了几个后执行。
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错误,因为如果res.data足够小或者doSomethingFunction()执行的足够快,可能就不会发现任何问题。
如何解决?需要用到Promise.all()。
Promise.all()
fetchSomeData().then(res) => {
return Promise.all(res.data.map(item) => {
return doSomethingFunction(item);
})
}).then(res => {
// 做其他事
})
Promise.all接收一个Promise对象组成的数组作为参数,当这个数组所有的Promise对象状态都变成resolved或者rejected的时候,它才会去调用then方法。
陌生情景二:没有return
fetchSomeData().then((res) => {
doSomethingFunction(res);
}).then(res => {
// 做其他事
})
这个例子的问题在于第二个then函数获取的是undefined。使用了side effect去改变而不是返回。
每一个Promise都有一个then方法,我们能在then方法中做三件事情:
-
return 另一个Promise
-
return 一个值
-
throw 一个错误
返回一个Promise
fetchSomeData().then((res) => {
return getId(res);
}).then(res => {
// 我能得到id
})
使用return 返回第二个Promise,在第二个then方法中就能得到id。如果没有return,那么getId()只是一个side effect,那么第二个then方法只能得到undefined。
返回一个值
比如说要对id做一个缓存处理,以降低运行时间。
fetchSomeData().then((res) => {
if (idCache[id]) {
return idCache[id];
}
return getId(res);
}).then(res => {
// 我能得到id
})
不管id是缓存中的,还是异步去获取的,都能返回正确的。
throw error
throw error能让Promise变得更严谨。如果要在用户登出的时候做错误处理:
fetchSomeData().then((res) => {
if (logout) {
throw new Error('用户已登出');
}
if (idCache[id]) {
return idCache[id];
}
return getId(res);
}).then(res => {
// 我能得到id
}).catch(err=> {
// 做错误处理
})
catch方法能获取得到错误。
陌生情景三:不知道Promise.resolve()与Promise.reject()
如果经常写出下面内容: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doSomething())
}).then(...)
其实就是对Promise不熟悉,可以用更简短的语句去表达
Promise.resolve
Promise.resolve(doSomething()).then(...)
同样Promise.reject()可以返回立即被拒绝的Promise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new Error('some error'))
陌生情景四:then().catch()与then(resolveHandler, rejectHandler)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catch方法是then(null, function(err) {})的语法糖
下面这两段代码是相等的
promise().catch(err => {
// 处理错误
})
promise().then(null, err => {
// 处理错误
})
但并不意味着下面这两段代码是相等的
promise().then((res) => {
return otherPromise(res);
}).cathc(err => {
// 能捕获得到错误
})
promise().then(res => {
return otherPromise(res);
}, err => {
// 不能捕获得到错误
})
所以,当使用then(resolveHandler, rejectHandler)时,如果它本身发生错误,rejectHandler是不会捕获得到的。
出于这个原因,捕获错误尽量使用catch方法。
陌生情景五:如何依次执行一系列的promise
如果要执行一系列的promise,类似Promise.all()方法,但不会并行执行。可能会写出下面的代码
function execute(promises) {
var result = Promise.resolve();
promise.forEach(promise => {
result = result.then(promise);
});
return result;
}
不幸的是,这无法按照预期去执行,仍然是并行执行的。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预期是不希望对一系列的promise进行操作。但是根据promise规范,一旦创建了promise,它就会开始执行。
因此要用到promise工厂函数
function execute(promiseFactories) {
var result = Promise.reslove();
promiseFactories.forEach(promiseFactory => {
result = result.then(promiseFactory);
});
return result;
}
promise工厂函数非常简单,只是一个返回promise的函数
function promiseFactory() {
return promiseCreated();
}
这种方法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promise工厂函数直到被调用时才创建promise。它与then函数的工作方式相同
陌生情景六:then方法的使用
你认为下面代码的输出是什么?
Promise.resolve('foo').then(Promise.resolve('bar')).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如果你认为输出bar,那就错了。实际上输出的是foo!
因为当传递给then()方法并非是一个函数时,它实际上执行then(null),这样先前的promise结果就无法传给第二个then方法。
Promise.resolve('foo').then(null).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foo
})
简而言之,可以将promise直接传给then方法,但它并不会按照你的预期去执行。所以你要这样做
Promise.resolve('foo').then(() => {
return Promise.resolve('bar')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bar
})
因此,请提醒自己:始终要将函数传递给then方法
总结
有人说:一回生二回熟。
经历了上述这六回,相信对promise就像亲人一般的熟悉。
上述文章是翻译、加工自We have a problem with promises
作者:Nolan Lawson
链接: 熟悉而陌生API:Promise
来源:github
最后
以上就是欣慰蜻蜓为你收集整理的熟悉而陌生API:Promise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熟悉而陌生API:Promise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