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壮观钥匙,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hon」集合常见操作方法 - 增删查,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一、增加数据:

1.1  add(): 增加的数据是单独数据

语法:

字典序列.add(数据)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s1 = {10, 20, 30} # 1. 集合是可变类型 s1.add(100) print(s1) # {100, 10, 20, 30} # 2. 集合有去重的功能,如果追加的数据是集合已有数据,则什么事都不会做,也不会报错 s1.add(20) print(s1) # {100, 10, 20, 30}

注意:

因为集合有去重功能,所以当向集合内追加的数据是当前集合已有的数据的话,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1.2  update(): 追加的数据是序列

语法:

字典序列.update(数据)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s1 = {10, 20, 30} # s1.update(100) # 报错 s1.update([100, 200]) print(s1) # {100, 200, 10, 20, 30} s1.update('abcde') print(s1) # {'b', 'd', 100, 200, 10, 'a', 20, 'e', 'c', 30}

二、删除数据:

2.1  remove(): 删除集合中指定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则报错

语法:

字典序列.remove(数据)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s1 = {10, 20, 30} s1.remove(20) print(s1) # {10, 30} s1.remove(20) print(s1) # 报错

2.2  discard(): 删除集合中指定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也不会报错

语法:

字典序列.discard(数据)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s1 = {10, 20, 30} s1.discard(20) print(s1) # {10, 30} s1.discard(20) print(s1) # 不报错,返回 {10, 30}

2.3  pop():  随机删除集合中某个数据,并返回这个数据

语法:

字典序列.pop()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s1 = {10, 20, 30} del_num = s1.pop() print(del_num) # 10

三、查找数据:

In:判断数据在集合序列

not in : 判断数据不在集合序列

代码体验:

复制代码
1
2
3
s1 = {10, 20, 30} print(10 in s1) # True print(10 not in s1) # False

四、简单总结集合:

1.创建集合:

有数据集合:

复制代码
1
s1 = {数据1, 数据2, 数据3}

空集合:

复制代码
1
s1 = set()

2.特点:

去重、无序、可变类型

3.常见操作:

增加数据

add()、update()

删除数据

Remove()、discard()、pop()

查找数据

in、not in

文章借鉴出处:http://www.wakey.com.cn/

最后

以上就是壮观钥匙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Python」集合常见操作方法 - 增删查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Python」集合常见操作方法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