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今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通过和计算机系Advisor的三次谈话,我拿到了从语言学系转到了计算机系的许可。这篇文章就是我大致的转系经历,还有经过这一个学期以后的一些想法。也许有人也在纠结着同样的事情,或许这里杂乱的文字堆砌可以帮助一二。
背景:
高中选的文科,因为怕数学;大学选的是对外汉语,还是因为怕数学;因此,大学的四年没有任何一门正经的数学课,包括最最基本的大学数学我们系都很牛(bu)X(xing)地免上。转系前最近一次接触数学是因为考GRE,164(上学以来最好的数学成绩,真丢人)。接着申请到了美国一所大学语言学系的研究生,刚开始自己选的是普通语言学,因为系里同时提供计算语言学的证书,我决定修计算语言学的课程。阴差阳错,拿到了证书同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和计算机交叉的学科。因为语言学属于文科,毕业后OPT只有12个月(计算机系的学生则会有更长的OPT时间),外加语言学系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计算语言学的课程,权衡之下我考虑转到计算机系。当然,最后转成了。
诱因:
在背景介绍里有我转专业的一部分原因。很多人听说我从语言学转到计算机都觉得很诧异,于我自己倒还好,觉得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这要归功于我的GRE阅读老师陈虎平,某种程度上他可以算得上是我转专业背后的推手。首先是知识结构的改变:上大学的前两年基本上是泡在图书馆看小说度过的,很少接触非虚构类的书籍。听完陈虎平老师的GRE阅读课程后,我开始看一些认知科学、理财金融、以及城市化等方面的书籍(现在也在继续看)。渐渐发现两年的学习并没有让我自己有什么进步,而GRE成了我当时能抓住的自我救赎的最好的一根稻草。其次是观念的改变:这里绝对没有贬低学文科的孩子的意思,不过很多都是事实。每一次浏览陈虎平老师的微博都能看到“文科是重灾区”这种鞭笞我自己的字眼。这也是为什么我研究生的方向不是教育学和文学的原因,因为语言学某种程度上还比较自然科学。计算语言学就更是了,其实很多学校都把这个方向放在了计算机系(比如,CMU)。这两个原因应该是我转专业的初始化吧,就像ML中的ModelTraining一样,初始化启动了一个日后能智能工作的Model。另外的信心来自明炎哥(插播一则广告:明炎哥于今年六月放弃刚拿到的H1B回国创业了,现在是深圳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加入,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方面的小伙伴们),2014年的新年我在旧金山听了他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的经历,心潮澎湃。转专业之前因为担心数学,我在微信上和明炎哥谈了一次,他说:“不行也要有行的信心”。明炎哥也是来美国后换方向,也记得他说第一年的时候经常看书看到深夜两点。没什么挣扎,我开始准备转专业。
准备工作:
A.计算语言学
我修了三门课拿到了计算语言学的证书,学了Python。我能转系成功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计算语言学的这三门课。两门课拿了A,一门拿了A-(丢人)。Advisor在看我本科和研究生成绩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Youare sparkling.”,这成了我来美的获得的最高赞许。
B.自学
但是计算语言学的背景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很多基础课,比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这些硬储备,没有这些知识等于没学过计算机了吧。没这些知识,就有了是个人都能想到的第一个办法——“自学”。如人所说“计算机应该是当前最适合自学的一门学科了”(荣誉属于刘未鹏)。问题来了,要跟谁学,选什么教材……毫无取非地向领域中的精英学习无疑是最佳方法(荣誉属于陈虎平老师)。
于是我上了Coursera上李戈老师的计算机概论A。因为有一些python的基础知识,我还上了Coursera上的AnIntroduction to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in Python. 上完这两门课,刚好我就开学了。这里我想讲一下自己自学的经历,有一些经历值得分享(当然也是我最想说的)。
u 明确需要
前面提到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例子。我想转系的时候和一个朋友聊天(多聊天,多和在自己行业专业上做得很厉害的人聊天,小感悟),刚好他是学EE的,他说:数据结构挺重要的。谈完话,我回来就开始看网上的一些资料。看到刘未鹏的一篇博客里面有提到“数据结构、计算机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这些知识是不过时的,学的再好都不为过(既然精英告诉我什么重要,那我就老老实实学吧)。我就开始了补需的过程。
u 不要贪婪
这点太重要了。
只要转系,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知识漏洞。很正常,因为你用之前的四年学了某些和这个领域关系很少的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想学,恰好Coursera上什么课程都有,从最基础的计算机概论到比较专门的NeuralNetwork。选择充满困难,因为人总是贪婪的。在知识获取上就像热量和脂肪的获取,只要需要而且能够得着,总想不断储备。不得不说,我暑假刚开始的时候同时上的不止两门课,但是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你不吃不喝不睡,它也只是两个月的时间。大概学了一个礼拜,我就发现这样不行,因为每门课都有预习和作业。无奈之下,我只好上两门课。当时觉得自己挺没用的,直到看完刘未鹏的所有博客我才释然。(刘未鹏博客)同时也很高兴自己这么做了,里面有多篇文章有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上两门课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同时也可以花时间去做题和反刍。这样相对来说岁一些问题有更深入一点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看清自己是不是真喜欢这些东西。
u 用你可以用的一切去学习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李忻阳同学,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和你交个朋友。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什么都不会,又是学C++这种比较靠近硬件的语言,很多平台不会用,Eclipse我安装了至少六七次(因为老师推荐的),均告失败。无奈之下,我只好用Mac的Xcode,可是我还是不会用啊,代码抄写作业完不成,搞了几天信心丧失殆尽。我当时的愚蠢是只知道通过自己解决问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像李忻阳同学这样的好人。失败N多次后,我想总有人和我有一样的问题呀,那就上论坛看看吧。刚好看到李忻阳同学说的如何在Xcode上写作业的帖子,而且他还留下了email,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立即给他发了邮件,第二天醒来(人在美国)我就收到了他回复我的邮件,告诉我Eclipse安装的问题,同时让我把Xcode的问题截屏给他。就这样解决了编程平台问题,欢乐的时光开始了。
u 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很多时候大家都爱说:死脑经,一条道走到黑。嗯,我就是那个死脑经,因为我相信拨开黑暗尽头的那块幕布,前面就是光明通途。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身边有放弃的例子。当时和我一起转系的还有一个会计系的孩子,他比较悲惨,Advisor给他开了七门先修课(我有三门)。暑假的时候,他貌似出去玩了一圈,回来也没有补什么课。我问他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学数据结构,他说他不懂Java;问他要不要一起学计算机概论A,他说不懂C++。这次之后,我再也没问过他要不要和我一起学习。什么都要等,等到什么条件都有了早就过了大半辈子了。开学的时候,他去上计算机结构,我问他上课讲什么,他说讲“二进制”。 我那叫一个开心啊,因为计算机概论A里面早就讲过了啊,有什么比提前获取知识更开心的事情呢?两周以后,他忽然告诉我他转回会计系了,心里一想,必然的。什么都得坚持,不走到黑,你怎么知道那是死胡同。于是我只有我一个人转系。
u 需要什么学什么
暑假结束,开学上课。很开心,因为又可以搞我喜欢的计算语言学了。我很兴奋地选了SpeechProcessing,这个痛苦的学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开始了。研究生的课程本来就比较难,恰好这个老师又是一Killer,方方面面都很严格(比如实验报告只要有语法错误就会被扣分)。如果有相关背景的同学应该知道:语音识别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我是有的,其他都没有。机器学习又需要线性代数和Matlab,我还是没有。于是,想了个好办法:需要什么学什么。现实自学了一个月的线性代数(荣耀属于GilbertStrang,MIT),一共上了七次课,够用。不得不说GilbertStrang是我上学以来遇到的最好的数学老师,我决定上完这门课就把自己的笔记(自己最认真的笔记)全部扫描上传共享。Matlab也是在MIT的公开课上学的(荣耀属于DaniloŠćepanović)。学信号处理的时候就更难过了,真是要感谢以前的懒惰,因为八年没碰过物理。看不懂傅立叶转换啊,看不懂欧拉公式啊。问题出现了,伴随着它出现的还有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是无巧不成书,好东西传送门(微博链接)分享了有关傅立叶转换的资料,断断续续看了两礼拜,懂了。这里还是要说一下:需要什么学什么,但是不要贪心。我们家乡有句古话比较适合“贪多嚼不烂”。
写到这就算是把自己的经历多少总结了一下了,那就讲讲为什么使用这个装逼的标题吧。首先,自己被傅立叶转换折磨够了,语音识别到处都用到;其次,是一次在UCSD和一堆博士谈话,聊到高兴的时候,一个听了半天的孩子因为没听懂问了一问题。另外一哥们直接来了一句“你们之间需要用傅立叶转换一下”,大家都笑了。我想要是在上学期,我肯定是笑不出来的,因为不知道笑点。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对啊,生活也一样,在时域呆久了,不妨去频域看看吧,因为哪里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总结完了,感谢陈虎平老师和明炎哥的鼓励;谢谢Eckberg(Advisor)给我转系的机会;谢谢小百科,你是我奋斗的强大动力;最后,谢谢我亲爱的老爸老妈,你们的支持是我深夜的清醒剂。
最后
以上就是热情小白菜为你收集整理的给生活来一次傅立叶转换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给生活来一次傅立叶转换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